[单选题]

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

A .男女的婚恋观不同

B .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 .男女地位基本平等

D .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

[单选题]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在()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期C.20世纪中期D.20世纪后期

  • 查看答案
  • 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

    [单选题]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在()A . 19世纪中期B . 20世纪初期C . 20世纪中期D . 20世纪后期

  • 查看答案
  •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

    [单选题]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B .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C .大公报专门提供法律帮助D . D.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 查看答案
  • 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

    [单选题]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A . 戊戌变法的失败B . 《辛丑条约》的签订C . 清末新政的实施D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查看答案
  • 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

    [单选题]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A . 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B . 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C . 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 . 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 查看答案
  • 《大公报》

    [名词解释] 《大公报》

  • 查看答案
  • 研究者通过某杂志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进行研究,这一方法称为()。

    [单选题]研究者通过某杂志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进行研究,这一方法称为()。A . 实验研究B . 实地研究C . 文献研究D . 参与研究

  • 查看答案
  • ()《大公报》于哪年在香港复刊,金庸被派去香港《大公报》工作?

    [单选题]()《大公报》于哪年在香港复刊,金庸被派去香港《大公报》工作?A . 1947年B . 1948年C . 1949年D . 1950年

  • 查看答案
  • 《新记大公报》

    [名词解释] 《新记大公报》

  • 查看答案
  • 新记《大公报》

    [名词解释] 新记《大公报》

  • 查看答案
  • 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