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 .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 .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 .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

[单选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查看答案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

    [单选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查看答案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

    [单选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查看答案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

    [单选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查看答案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

    [单选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 .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查看答案
  • 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是在()的提议下进行的。

    [单选题]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是在()的提议下进行的。A . 张之洞B . 李鸿章C . 沈保桢D . 容闳

  • 查看答案
  • 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是在谁的提议下进行的?()

    [单选题]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是在谁的提议下进行的?()A.张之洞B.李鸿章C.沈保桢D.容闳

  • 查看答案
  • 1875—1897年,清政府共派六批留学生赴英、法学习,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

    [单选题]1875—1897年,清政府共派六批留学生赴英、法学习,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A.福建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江南陆师学堂D.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 查看答案
  • 1875―1897年,清政府共派六批留学生赴英、法学习,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

    [单选题]1875―1897年,清政府共派六批留学生赴英、法学习,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A .福建船政学堂B .京师同文馆C .江南陆师学堂D . D.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 查看答案
  • 第一批庚款赴美国留学的()于1928年任清华大学代校长,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校

    [单选题]第一批庚款赴美国留学的()于1928年任清华大学代校长,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等思想,并在办学中付之实施。A .蔡元培B .梅贻琦C .傅斯年D .蒋梦麟

  • 查看答案
  •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