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有一段时期,《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 .过渡时期

B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文革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

[单选题]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

  • 查看答案
  • 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

    [单选题]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的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

  • 查看答案
  • 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

    [单选题]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的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A.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B.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与形成的判断不一致、得出的结论错误C.引用材料不存在、无

  • 查看答案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冒进口号出现在()时期。

    [主观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冒进口号出现在()时期。

  • 查看答案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冒进口号出现在()时期。

    [填空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冒进口号出现在()时期。

  • 查看答案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产生于以下哪个时期()

    [单选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产生于以下哪个时期()A .三大改造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新时期

  • 查看答案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

    [单选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 查看答案
  • 《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单选题]《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A . 土地改革时期B . 三大改造时期C . 大跃进时期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查看答案
  • 我国在“大跃进”时代有句名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说明只要努力发挥主观

    [判断题] 我国在“大跃进”时代有句名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说明只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

    [单选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A .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查看答案
  • 有一段时期,《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