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1933-1943年国会通过的重大立法中,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制的。罗斯福及联邦政府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①加强了美国总统的权力

②打破了三权分立的传统

③削弱了美国国会的独立性

④使美国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1933年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

[单选题]1933年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A .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 . 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D . 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 查看答案
  •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

    [单选题]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A .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 .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 . 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D . 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 查看答案
  •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年提出“新政”,为对付萧条对联邦经济和公共工程实行全面立法

    [单选题]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年提出“新政”,为对付萧条对联邦经济和公共工程实行全面立法。A . 1929B . 1931C . 1932D . 1933

  • 查看答案
  • 罗斯福在1935年提交的年度国会咨文中宣称:“我们发现我们的人民正在经受着陈腐的

    [单选题]罗斯福在1935年提交的年度国会咨文中宣称:“我们发现我们的人民正在经受着陈腐的不平等的煎熬”,“尽管我们付出了话语和行动的努力,但是特权阶层尚未铲除、社会下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救助。”为此,罗斯福推动国会通过()①《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②《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实行大规模救济③《社会保险法》,致力于建设养老金和保险制度④《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应该享有的权利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 D.①④

  • 查看答案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 ) 。确立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A、《

    [单选题]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 ) 。确立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A.《格拉斯-斯蒂格尔法》B.《国民银行法C.《联邦储备法》D.《银行控股公司法》E.《1933 年证券法》

  • 查看答案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确立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

    [单选题]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确立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A.《格拉斯-斯蒂格尔法》B.《国民银行法》C.《联邦储备法》D.《银行控股公司

  • 查看答案
  • 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通过的主要立法有()

    [试题]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通过的主要立法有()A.《紧急银行法案》B.《农业调整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联邦紧急救济法》E.《就业法》

  • 查看答案
  • 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通过的主要立法有()

    [试题]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通过的主要立法有()A.《社会保险法》B.《住房法》C.《公平劳动标准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E.《公路法》

  • 查看答案
  •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单选题]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A . 银行B . 企业C . 市场D . 政府

  • 查看答案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

    [单选题]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A .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 .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 .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查看答案
  • 在1933-1943年国会通过的重大立法中,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制的。罗斯福及联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