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算法,并回答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算法,并回答问题:设顺序表L=(4,7,10,14,20,51),写出执行f30(&L,10)之后的L。
[填空题] 阅读算法f2,并回答下列问题:(1)设队列Q=(1,3,5,2,4,6)。写出执行算法f2后的队列Q;(2)简述算法f2的功能。voidf2(Queue*Q){DataTypee;if(!QueueEmpty(Q)){e=DeQueue(Q);f2(Q);EnQueue(Q,e);}}
[问答题] 阅读下列算法,并回答下列问题:该算法采用何种策略进行排序?
[问答题] 假设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表中元素值为整型。阅读算法f2,设顺序表L=(3,7,3,2,1,1,8,7,3),写出执行算法f2后的线性表L的数据元素,并描述该算法的功能。voidf2(SeqList*L){inti,j,k;k=0;for(i=0;ilength;i++){for(j=0;jdata[i]!=L->data[j];j++);if(j==k){if(k!=i)L->data[k]=L->data[i];k++;}}L->length=k;}
[试题]试题二(共14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l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开发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字化宣传,内容通过光盘介质和网站发布。进行系统设计时,考虑同一套软件适用于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体,因此选用静态网站结构和相关技术实现。由于展示的内容包括各种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资料,现需要将大量已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数字化,同时补充拍摄部分现场照片和视频资料。(问题1) (4分)列出至少两种可将现有的印刷图片资料录入计算机的数字化手段。(问题2) (4分)列出至少两种可将现有的印刷文字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答题] 阅读《诗经·秦风·蒹葭》一诗,并回答问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本诗每章中用一“宛”字,请问此字表现了什么?
[案例分析题]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中国儒学史论》材料二明清之际进
[主观题]阅读下列说明和算法,回答问题1和问题2。(说明)算法5-1用来检查文本文件中的圆括号是否匹配。若文件中存在圆括号没有对应的左括号或者右括号,则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表5-1所示。在算法5-1中,stack为一整数栈。算法中各函数的说明如表5-2所示。(算法5-1)将栈stack置空,置EOF为falsech←nextch();while(not EOF)k←kind(ch);ifk== (1) )push( (2) ;push( (3) ;else if(k== (4) )if(not e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