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mm。

A.54.0

B.58.0

C.62.0

D.66.0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

[单选题]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A . 58.0mmB . 66.0mmC . 62.0mmD . 54.0mm

  • 查看答案
  •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时,可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

    [判断题]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时,可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通常有泰森多边形法、()、()。

    [填空题] 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通常有泰森多边形法、()、()。

  • 查看答案
  • 试用泰森多边形法给下面的流域图的雨量站分块。

    [问答题] 试用泰森多边形法给下面的流域图的雨量站分块。

  • 查看答案
  • 在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一般用算术平均法。假设一个计算区内有3个雨量站,第一个站的降雨量为100mm,第二个站为200mm,第三个站为300mm,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区域的雨量为(  )mm。

    [单选题]在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一般用算术平均法。假设一个计算区内有3个雨量站,第一个站的降雨量为100mm,第二个站为200mm,第三个站为300mm,用算术

  • 查看答案
  • 某地区降雨量的计算时段为3小时,经计算,相邻3个时段面降雨量分别为15mm、30

    [问答题] 某地区降雨量的计算时段为3小时,经计算,相邻3个时段面降雨量分别为15mm、30mm、9mm,试绘制降雨过程线图和累计降雨量图。

  • 查看答案
  • 流域平均降雨量有()的计算方法。

    [多选题] 流域平均降雨量有()的计算方法。A . 代表站B . 算术平均C . 加权平均D . 累积法

  • 查看答案
  • 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也采用等雨量线法。假如,研究区内有三个雨量站,分别为A、B、C实测降雨量分别为Xa=500mm,Xb=600mm,Xc=700mm,等雨量线间的面积为f1=10km2,f2=15

    [单选题]进行区域降水量计算时,也采用等雨量线法。假如,研究区内有三个雨量站,分别为A、B、C实测降雨量分别为Xa=500mm,Xb=600mm,Xc=700m

  • 查看答案
  • 计算题:某水库集水面积为10Km2,某次流域平均降雨量P=35mm,降雨时水库的

    [问答题] 计算题:某水库集水面积为10Km2,某次流域平均降雨量P=35mm,降雨时水库的起涨水位为114.7m,雨后最高洪水位为116.0m,洪水期溢洪道泄走5万m3的水量,求该次雨的径流深和径流系数?(114.7m,116.0m相应库容分别为55万m3和70万m3)

  • 查看答案
  • 某地区有5个雨量站,各区代表面积及各雨量站的降雨量如表所示,则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本地区平均降雨量为(  )。<br />某地区雨量站所在多边形面积及降雨量表<br /><

    [单选题]某地区有5个雨量站,各区代表面积及各雨量站的降雨量如表所示,则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本地区平均降雨量为(  )。某地区雨量站所在多边形面积及降雨量表A.3

  • 查看答案
  •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