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周存在一处相对单薄低矮分水岭,该处地表覆盖层为5m厚,下部为约20m厚的全强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位埋深大于40m,为查明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的渗透特性,评价该处渗漏问题,宜采用(  )原位测试方法。

A.试坑单环注水试验

B.试坑双环注水试验

C.钻孔压水试验

D.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石时,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40m。

[单选题]()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石时,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40m。A.正循环钻孔灌注桩B.反循环钻孔灌注桩C.钻孔扩底灌注

  • 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br />某桥梁重力式桥台,基础尺寸为10m×8.0m×1.0m,地质条件依次为覆盖层厚3.5m的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和1.5m厚的强风化泥岩,下为中风化泥岩,基础嵌入中风化泥岩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桥梁重力式桥台,基础尺寸为10m×8.0m×1.0m,地质条件依次为覆盖层厚3.5m的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和1.5m厚的强风化泥岩,下为中风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长20m,埋深d=5m,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5m,γ=18.0kN/m3;第二层为黏土,层厚为10m,水位以上γ=18.5kN/m3、水位

    [单选题]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长20m,埋深d=5m,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5m,γ=18.0kN/m3;第二层为黏土,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2.2m;②淤泥,含水率为70%,厚5.0m;③粉质黏土,厚3.0m;④花岗岩残积土,厚5.0m;⑤强风化花岗岩,厚4.0m。初步设计方案为:采用搅拌桩复合地

    [单选题]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2.2m;②淤泥,含水率为70%,厚5.0m;③粉质黏土,厚3.0m;④花岗岩残积土,厚5.0m;⑤强风化花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2.2m;②淤泥,含水率为70%,厚5.0m;③粉质黏土,厚3.0m;④花岗岩残积土,厚5.0m;⑤强风化花岗岩,厚4.0m。初步设计方案为:采用搅拌桩复合地

    [单选题]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2.2m;②淤泥,含水率为70%,厚5.0m;③粉质黏土,厚3.0m;④花岗岩残积土,厚5.0m;⑤强风化花

  • 查看答案
  •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地质勘察报告揭示桥台处地质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黏土、黏土、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微风化岩。

    [问答题]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地质勘察报告揭示桥台处地质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

  • 查看答案
  • 隧道洞口某浅埋段地质情况为强风化花岗岩,破碎且地下水丰富。试叙述可以用的开挖方法

    [问答题,论述题] 隧道洞口某浅埋段地质情况为强风化花岗岩,破碎且地下水丰富。试叙述可以用的开挖方法,采取的技术措施,达到的实际效果,并对某一施工辅助稳定措施作较详细的分析。

  • 查看答案
  • 某一高速公路某双连拱隧道出口属浅埋地段,地质情况为强风化花岗岩,破碎且地下水丰富

    [问答题,论述题] 某一高速公路某双连拱隧道出口属浅埋地段,地质情况为强风化花岗岩,破碎且地下水丰富,任何进行施工?

  • 查看答案
  • 钻孔扩底灌注桩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石时,孔深一般()m。

    [单选题]钻孔扩底灌注桩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石时,孔深一般()m。A.≤40B.≤50C.>40D.>50

  • 查看答案
  • 如图所示,某水库左岸有一大片低洼农田,最低处的地面高程在242m左右。水库正常蓄水位245m。洼地与水库间有宽度不大的地形分水岭,分水岭地面高程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但无地下水分水岭,洼地处的地下水位低

    [单选题]如图所示,某水库左岸有一大片低洼农田,最低处的地面高程在242m左右。水库正常蓄水位245m。洼地与水库间有宽度不大的地形分水岭,分水岭地面高程高于水

  • 查看答案
  • 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周存在一处相对单薄低矮分水岭,该处地表覆盖层为5m厚,下部为约20m厚的全强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位埋深大于40m,为查明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的渗透特性,评价该处渗漏问题,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