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8
B.0.10
C.0.12
D.0.16
[问答题]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见下表。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T=0.30s,阻尼
[单选题]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50m/s,覆盖层厚度60m。相应于建筑结构自振周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多遇地震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7,自震周期为0.08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06B . 0.07C . 0.09D . 0.10
[单选题]已知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覆盖层厚度为20m,等效剪切波速为240m/s,结构自振周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Ⅱ类土质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场地中有一突出台地,台地高15m,台地顶、底边缘水平投影距离为25m,建筑物距台地最小距离为30m,建筑物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3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04B . 0.05C . 0.06D . 0.07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0~7m为中砂土,松散,7m以下为泥岩层,采用灌注桩基础,桩数5×7=35(根),在5.0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10击,地下水埋深为1.0m,该桩基在砂土层中的侧摩阻力应按()进行折减。()A . 0B . 1/3C . 2/3D . 1
[单选题]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1.4s,阻尼比为0.08,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中建筑多遇地震条件下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01B . 0.02C . 0.03D . 0.04
[单选题]某土质场地为Ⅱ类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场地中斜坡高度为18m,斜坡水平长度为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0.3s,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24B . 0.34C . 0.44D . 0.54
[单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场地类型为Ⅱ类,结构自振周期为1s,阻尼比ζ=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罕遇地震,计算地震烈度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在该场地上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50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A . 6450B . 6650C . 9550D . 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