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5-7
为某边柱等边三桩承台基础图,柱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2013年真题]
提示:承台平面形心与三桩形心重合。


图5-7

假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各层土处于饱和状态,②层粉砂A点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为16击,图24给出了①、③层粉质黏土的液限WL、塑限WP及含水量WS。试问,下列关于各地基土层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①层粉质黏土可判别为震陷性软土

B.A点处的粉砂为液化土

C.③层粉质黏土可判别为震陷性软土

D.该地基上埋深小于2m的天然地基的建筑可不考虑②层粉砂液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5-7<br />为某边柱等边三桩

[单选题]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

  • 查看答案
  • 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5-7<br />为某边柱等边三桩

    [单选题]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

  • 查看答案
  •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多遇地震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7,自震周期为0.08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06B . 0.07C . 0.09D . 0.10

  • 查看答案
  • 某土质场地为Ⅱ类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单选题]某土质场地为Ⅱ类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场地中斜坡高度为18m,斜坡水平长度为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0.3s,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24B . 0.34C . 0.44D . 0.54

  • 查看答案
  • 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

    [单选题]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1.4s,阻尼比为0.08,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中建筑多遇地震条件下地震影响系数为()。A . 0.01B . 0.02C . 0.03D . 0.04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覆盖层厚度为20m,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为245m/s,结构自振周期为0.5s,阻尼比为0.04。试问: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相应于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下列()项。()A . 0.26B . 0.21C . 0.18D . 0.14

  • 查看答案
  • 某高度45m钢结构,建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单选题]某高度45m钢结构,建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基本周期为1.0s。则与结构基本周期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于()。A .0.05479B .0.0678C .0.0780D . D.0.08214

  • 查看答案
  •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考虑多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建筑物阻尼比为0.05,结构自震周期为1.2s,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m,基础宽度为2.6m,非液化黏土层位于0~6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液化粉土层位于6~12m,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kPa,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m。A . 0.14B . 0.24C . 0.34D . 0.50

  • 查看答案
  • 某多层地下建筑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柱下设三桩等边承台,钻孔灌注桩直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多层地下建筑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柱下设三桩等边承台,钻孔灌注桩直径为800mm,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γ=25kN/m3,工程场地的地下水设防水位为-1.0m,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土的参数、承台尺寸,如图所示。假定基桩嵌固入岩深度ι=32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A .3500B . 4000C . 4500D . 5000

  • 查看答案
  • 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5-7<br />为某边柱等边三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