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张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期限1年,双方约定借期内利息按年利率30%支付。年期限已到,张某向李某偿还了利息,但无力支付本金,李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张某请求人民法院将超过24%部分的利息予以返还,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A.对

B.错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张某向李某借款 3 万元,偿还期限 15 个月,但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且事后未

[主观题]张某向李某借款 3 万元,偿还期限 15 个月,但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且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该借款利息应在借款到期后一并支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 查看答案
  • 陈某向李某借款5万元,借款期限1年,未约定利息。陈某还款时,李某可以要求陈某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判断题]陈某向李某借款5万元,借款期限1年,未约定利息。陈某还款时,李某可以要求陈某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A.对B.错

  • 查看答案
  • 张某向李某借款3万元,偿还期限15个月,但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且事后未达成补充

    [主观题]张某向李某借款 3 万元,偿还期限 15 个月,但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且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该借款利息应在借款到期后一并支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 查看答案
  • 张某向李某借款3万元,偿还期限15个月,但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且事后未达成补充

    [判断题] 张某向李某借款3万元,偿还期限15个月,但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且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该借款利息应在借款到期后-并支付。()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李某向王某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但未约定借期内是否支付利息。1年后,李某未如期归还借款,王某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还本付息。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王某的下列主张中,能够得到法院支

    [单选题]李某向王某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但未约定借期内是否支付利息。1年后,李某未如期归还借款,王某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还本付息。根据合

  • 查看答案
  • 李某向王某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但未约定借期内是否支付利息。1年后,李某未如期归还借款,王某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还本付息。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王某的下列主张中,能够得到法院支

    [单选题]李某向王某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但未约定借期内是否支付利息。1年后,李某未如期归还借款,王某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还本付息。根据合

  • 查看答案
  • 王某向李某借款2000元,约定3个月之后归还。3个月之后,王某并未按照约定返还借款,李某遂依据督促程序向A区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王某与李某之间债权关系明确、合法,遂向王某发出了支

    [单选题]王某向李某借款2000元,约定3个月之后归还。3个月之后,王某并未按照约定返还借款,李某遂依据督促程序向A区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认为

  • 查看答案
  • 王某向李某借款2000元,约定3个月之后归还。3个月之后,王某并未按照约定返还借款,李某遂依据督促程序向A区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王某与李某之间债权关系明确、合法,遂向王某发出了支

    [单选题]王某向李某借款2000元,约定3个月之后归还。3个月之后,王某并未按照约定返还借款,李某遂依据督促程序向A区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认为

  • 查看答案
  • 张某将邻居李某和李某的父亲打伤,李某以张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受理该案时

    [单选题]张某将邻居李某和李某的父亲打伤,李某以张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受理该案时,李某的父亲也向法院起诉,对张某提出索赔请求。法院受理了李某父亲的起诉,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将上述两案并案审理。在本案中,李某的父亲居于什么诉讼地位?A.必要共同诉讼的共同原告B.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普通共同诉讼的共同原告D.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查看答案
  • 张某将邻居李某和李某的父亲打伤,李某以张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受理该案时

    [单选题]张某将邻居李某和李某的父亲打伤,李某以张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受理该案时,李某的父亲也向法院起诉,对张某提出索赔请求。法院受理了李某父亲的起诉,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将上述两案并案审理。本案中,李某父亲的诉讼地位是()A . 必要共同诉讼的共同原告B .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 . 普通共同诉讼的共同原告D .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查看答案
  • 张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期限1年,双方约定借期内利息按年利率30%支付。年期限已到,张某向李某偿还了利息,但无力支付本金,李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张某请求人民法院将超过24%部分的利息予以返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