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汤问》
材料2
专家认为,尽管与太阳离地球的直线距离相比,早晨和中午我们离太阳的远近差别微小,可以忽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太阳中午比早晨离我们更近一些。这是因为:地球是绕太阳不停地公转与绕“地轴”不间断地自转的,早晨处在阳光抖射位置的我们与太阳的距离,比中午直射状态下的距离要更远一些。
那么人们在观感上为什么又普遍存在太阳朝大午小的困惑呢?这仍然是由阳光的照射和地球的自转决定的。原来阳光照射使地球照射点温度猛增,地球自转产生的同一地点的昼夜变化导致该地区中午温度最高,晚间温度最低。而早晨温度初升,地球空气中的水蒸气仍呈雾状,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使阳光透过时发生了衍射现象,因此我们实际看到的太阳比应该看到的变大了;中午阳光照射最强,地表水汽蒸腾最盛,使空气的透明度最佳,因此,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比早上看到的显著变小,但与我们应看到的更趋相符。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3
2010年10月2日,“嫦娥二号”搭载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顺利开机,用来探测地月之间空间环境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是“嫦娥二号”搭载的七种科学仪器之一,也是“嫦娥二号”奔月过程中开启的首台科学仪器。
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探测的主要对象是以不同形式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如太阳宇宙线、太阳粒子事件等。仪器的探测内容为质子、电子、重离子的方向通量以及质子的能谱。通过探测带电粒子的通量,可以得到粒子的空间分布以及粒子在空间的运动规律等信息。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所包含的哲学原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谈谈人类对太阳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br />——孔子<br />材料2<br />

[问答题]结合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孔子材料2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地提出公民的基本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自其官工兵商法制之明备而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事至纤悉,莫不备举。”<br />——摘自严复:《原强》<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自其官工兵商法制之明备而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事至纤悉,莫不备举。”——摘自严复:《原强》材料2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论语·子路》讲道:“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br />《韩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论语·子路》讲道:“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古希腊哲学家把物质理解为水、火、土、气等东西。<br />材料2<br />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古希腊哲学家把物质理解为水、火、土、气等东西。材料2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请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请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br />材料2<br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材料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br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br />材料2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材料22009年11月21日上午,昆明市区大型商业区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br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br />材料2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材料22009年11月21日上午,昆明市区大型商业区

  • 查看答案
  • 两小儿辩日,一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名词解释] 两小儿辩日,一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1949年10月1日。<br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49年10月1日。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广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br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