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双手及腕关节的扫描常规采用()A . 层厚1mm,间距1mmB . 层厚2~3mm,间距2~3mmC . 层厚2mm,间距2mmD . 层厚5mm,间距5mmE . 层厚10mm,间距10mm
[单选题]关于CT灌注,叙述错误的是()。A . CT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成像B . 具有扫描设备简单且成像时间短C . 灌注图中红色表示低灌注,黑色表示高灌注D . 需静脉注射CT对比剂E . 在对比剂首过时间窗采集数据
[单选题]患者女,67岁,右腿痛10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间断隐痛,持续约数分钟,活动后明显,休息时可缓解。近2个月患者自觉疼痛加重,伴夜间痛,影响走路与睡眠。查体:右髋部被动屈曲,腹股沟区压痛,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CT示右侧髋臼见不规则形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局部骨皮质中断、不连续,其内可见线条状、斑点状及片状高密度影,破坏区边缘局部骨质硬化,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右侧闭孔内肌明显肿胀,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右髋关节骨质破坏不完整。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该患者所得
[单选题]肝脏三期扫描平衡期扫描延迟时间为()A . 25~30秒B . 60~70秒C . 70~85秒D . 85~90秒E . 3~5分钟或更长
[多选题] 患者男,67岁,胸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CT显示胸3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一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约55HU,硬脊膜囊及脊髓受压,肿块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右侧椎板、横突及部分椎体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局部中断。CT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CT值达110HU,边界较清晰,最大横切面直径约为1.5cm×3.5cm。对于该疾病叙述正确的是()。A . 约占骨恶性肿瘤的6%B . 单发或多发,多发为主C . 最易受累的是颅骨,其次为脊柱D . 全身骨痛伴软组织肿块和病理性骨折
[单选题]盆腔增强扫描常规造影剂注入为()A . 对比剂总量80~100ml,流速3~4ml/s,扫描延迟时间15~20秒B . 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2.5ml/s,扫描延迟时间30~35秒C . 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5.0ml/s,然后以5.0ml/s的速度注入30ml生理盐水D . 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3.0ml/s,扫描延迟时间15~18秒E . 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5~3ml/s,扫描延迟时间20~25秒
[单选题]纵向分辨率含义是()。A . 图像平面内的分辨率B . 等同于空间分辨率C . 探测器固有分辨率D . 人体长轴方向的分辨率E . 被扫描物体的分辨率
[单选题]CT窗技术应用非常重要,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若窗口技术显示中20~80Hu显示良好,则20Hu以下和80Hu以上各显示为()A . 黑色和白色B . 白色和黑色C . 灰色和黑色D . 黑色和灰色E . 白色和灰色
[单选题]患者男,50岁,查体X线平片显示右肺门增大。关于胸部CT扫描技术,下列错误的是()A . 采用仰卧位,头先进B . 扫描基线从肺尖开始C . 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D . 常规层厚5~10mm,重建间距5~10mmE . 肺门增大不需增强扫描可鉴别原因
[单选题]肾脏增强扫描实质期扫描延迟时间为()A . 25~30秒B . 35~40秒C . 60~70秒D . 65~75秒E . 2~3分钟
[单选题]CT窗技术应用非常重要,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关于窗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 . 窗宽代表图像宽度B . 窗位代表图像中心C . 窗宽表示显示灰阶中心D . 窗位代表显示灰阶的位置E . 窗口技术只是一种显示技术
[多选题] 患者女,50岁,右侧腰痛3周,CT示右肾体积缩小,肾盂扩大,内科见软组织密度及部分液性密度,边界不清,局部可见少许钙化影。增强扫描:右侧肾盂肿块于皮质期呈轻度强化,于实质期呈中度强化,肿块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右肾实质变薄,显影浅淡,扩张肾盂内未见造影剂。右侧部分肾盏扩张积水。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疾病的CT影像表现的有()。A . 呈息肉状、乳头状B . 位于肾盂、肾盏内,少数病灶位于肾盂输尿管开口处C . 多数肾窦区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其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D . 肿块周围肾窦脂肪受压,大者
[单选题]肝脏三期扫描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A . 25~30秒B . 60~70秒C . 70~85秒D . 85~90秒E . 3~5分钟或更长
[单选题]冠状动脉CTA造影剂注入为()A . 对比剂总量80~100ml,流速3~4ml/s,扫描延迟时间15~20秒B . 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2.5ml/s,扫描延迟时间30~35秒C . 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5.0ml/s,然后以5.0ml/s的速度注入30ml生理盐水D . 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3.0ml/s,扫描延迟时间15~18秒E . 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5~3ml/s,扫描延迟时间20~25秒
[单选题]在颞骨CT扫描时常选用()。A . 软组织算法B . 傅里叶重建算法C . 标准算法D . 骨算法E . 低通滤过加权算法
[单选题]冠状动脉CTA在临床应用广泛,关于冠状动脉CTA。导联电极连接后,应对患者进行超过15秒的屏气训练,在此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变化,心率变化超过范围可进一步处理后再行检查()A . 15秒超过4次B . 15秒超过2次C . 10秒超过5次D . 10秒超过2次E . 5秒超过1次
[单选题]关于颅脑扫描基线和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 . COR是与听眦线垂直的冠状线B . 听眉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同侧外耳孔的连线C . 以听眶线为基线的横断面,断面经过眼窝、中颅凹和后颅凹上部D . 颅脑CT检查常以听眶线作为扫描基线E . 以听眉线为基线的横断面可较好显示第4脑室和基底核区的组织结构
[配伍题,B型题] 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的定位线是()头部CT检查常用()作为扫描基线A . 听眉线B . 听眦线C . 听眶线D . 听口线E . 听鼻线
[单选题]冠状动脉CTA在临床应用广泛,关于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CTA扫描范围是()A . 主动脉弓顶部到右侧膈顶B . 主动脉弓顶部到心脏膈面C . 气管分叉到心脏膈面D . 气管分叉到左侧膈顶E . 胸锁关节到心脏膈面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与胸部CT后处理技术无关的是()A . 摄影常规用双窗技术,即肺窗和纵隔窗B . 纵隔窗:窗宽300~500HU,窗位30~50HUC . 肺窗:窗宽800~1500HU,窗位800~600HUD . 对于外伤病人,应观察和摄影骨窗E . 对肺部的片状影,块状影及结节病灶,可选择最佳的中间窗观察和摄影
[配伍题,B型题] 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称为()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CT检查方法称为()注射对比剂后立即扫描称为()A . 延迟扫描B . 增强扫描C . 重叠扫描D . 灌注扫描E . 动态扫描
[单选题]腹部CT血管造影造影剂注入为()A . 对比剂总量80~100ml,流速3~4ml/s,扫描延迟时间15~20秒B . 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2.5ml/s,扫描延迟时间30~35秒C . 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5.0ml/s,然后以5.0ml/s的速度注入30ml生理盐水D . 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3.0ml/s,扫描延迟时间15~18秒E . 对比剂总量60~100ml,流速2.5~3ml/s,扫描延迟时间20~25秒
[多选题] 患者女,15岁,左小腿疼痛4年余。CT示左胫骨干偏上1/3处皮质下见沿长轴走行的串珠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84HU,向内推压邻近骨髓腔,边缘见弧形硬化,与正常髓腔分界清晰,邻近皮质受侵并不均匀性变薄,骨皮质尚完整,未见中断,病变上下范围约9cm,周围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根据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所示,可考虑患者所得疾病是()。A . 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B . 胫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C . 胫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 . 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E . 胫骨纤维肉瘤F .
[单选题]胰腺增强扫描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A . 25~30秒B . 35~40秒C . 60~70秒D . 65~75秒E . 2~3分钟
[单选题]胆囊CT扫描范围为()A . 从膈顶扫描至肝右下角B . 从肝门至胰腺扫描完整C . 从起始扫描到肾脏中部D . 从肝门到髂前上棘E . 从肾上极扫描到肾下极
[单选题]耳部重要结构大都隐藏在颞骨内,结构细微复杂,CT扫描前应详细临床资料和检查要求。关于耳部CT扫描适应证,下列错误的是()A . 先天性外耳道畸形B . 听神经瘤C . 化脓性中耳炎D . 听小骨骨折、脱位E . 鼓膜穿孔
[单选题]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地域分布特征,影像学具有重要作用。咽部CT扫描体位,下列错误的是()A . 仰卧B . 身体置于床面中间C . 头稍后仰D . 颈部与床面成15°角E . 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单选题]CT窗技术应用非常重要,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关于窗技术应用,下列错误的是()A .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B . 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宽窗宽C . 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D . 可用观察组织或器官的平均CT值为窗位,调整合适窗宽E . 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外伤上腹部疼痛半小时。查体:上腹部及腰背部皮肤损伤,脉搏95次/分,血压100/60mmHg。该患者上腹部CT扫描前的相关准备,下列正确的是()A . 口服浓度1%~2%的泛影葡胺B . 扫描前50分钟口服对比剂500mlC . 检查前再口服300~500mlD . 直接CT扫描E . 做好碘过敏试验
[单选题]在横断面图像按要求画线.然后沿该线将横断面上的二维数据重组为新的二维图像的是()A . MPRB . CPRC . MIPD . SSDE . 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