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特殊岩土体地质问题题库

某红黏土的天然含水率与土的液限之比(aω)为0.80,则该红黏土的坚硬状态为()

[单选题]某红黏土的天然含水率与土的液限之比(aω)为0.80,则该红黏土的坚硬状态为()。A . 坚硬B . 硬塑C . 可塑D . 软塑

  • 查看答案
  • 湿陷性黄土一般当液限小于()时,湿陷性较强。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一般当液限小于()时,湿陷性较强。A . 20%B . 30%C . 35%D . 40%

  • 查看答案
  • 连通试验主要的方法有水位传递法和示踪剂法两科种,示踪剂法采用向流动水流投入示踪剂

    [单选题]连通试验主要的方法有水位传递法和示踪剂法两科种,示踪剂法采用向流动水流投入示踪剂,通过观测其流经点和流出点来判断洞穴之间的连通情况和流向流速等。示踪剂一般不要求满足()。A . 悬浮B . 可靠的稳定性C . 检测精度较低,能进行快速测定D . 无毒或低毒

  • 查看答案
  • 盐渍土详细勘察阶段,当勘探深度在5m以内时,取土试样间距应为()m。

    [单选题]盐渍土详细勘察阶段,当勘探深度在5m以内时,取土试样间距应为()m。A . 0.5B . 1.0C . 2.0D . 3.0

  • 查看答案
  •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库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库岩溶渗漏勘察的内容应为()。A . 岩溶发育情况、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河谷和分水岭的地下水位,对水库岩溶渗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B . 调查岩溶发育规律,主要喀斯特通道的延伸和连通情况,隔水层的分布、隔水性能及封闭条件,地下水的补排条件及地下水分水岭的位置、水位,估算渗透量,初步评价渗漏对建库的影响程度和处理的可能性等C . 查明地下水位及其动态,相对隔水层的分布、厚度和延续性,岩溶渗漏的性质,主要渗漏通道的位置、形态

  • 查看答案
  • 某黏性土的冻胀类别为强冻胀,则冻胀等级为()级。

    [单选题]某黏性土的冻胀类别为强冻胀,则冻胀等级为()级。A . ⅡB . ⅢC . ⅣD . Ⅴ

  • 查看答案
  • 软土触变性大小常用灵敏度St来表示,软土的St一般为()。

    [单选题]软土触变性大小常用灵敏度St来表示,软土的St一般为()。A . 2~5B . 3~6C . 4~7D . 5~8

  • 查看答案
  • 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且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特性时,称为盐渍岩土。

    [单选题]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且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特性时,称为盐渍岩土。A . 0.1%B . 0.2%C . 0.3%D . 0.5%

  • 查看答案
  •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取土勘探点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在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取土勘探点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在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探井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A . 1/2B . 1/3C . 1/4D . 2/3

  • 查看答案
  • 滨海相软土的特点有()。

    [单选题]滨海相软土的特点有()。A . 常与较粗颗粒相掺杂,疏松而不均匀,透水性较好,易于压缩固结B . 颗粒较细,孔隙比大,强度低,底部含有贝壳和生物残骸碎屑C . 孔隙比大,结构疏松,含水量高D . 常与薄层(或透镜体)砂交错沉积

  • 查看答案
  • 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其液限一般等于或大于()。

    [单选题]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其液限一般等于或大于()。A . 20%B . 30%C . 40%D . 50%

  • 查看答案
  • 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单选题]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A . 地形地貌B . 地层岩性C . 地质构造D . 气候条件

  • 查看答案
  • 常见的黄土抗剪强度的凝聚力为()kPa。

    [单选题]常见的黄土抗剪强度的凝聚力为()kPa。A . 5~10B . 8~15C . 10~20D . 12~25

  • 查看答案
  • 原生黄土无层理,其成因应为()。

    [单选题]原生黄土无层理,其成因应为()。A . 坡积B . 冲积C . 洪积D . 风积

  • 查看答案
  •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m。A . 2B . 5C . 10D . 15

  • 查看答案
  • 某红黏土按含水比例划分为硬塑状态,则土的天然含水率与土的液限之比(aω)应为()

    [单选题]某红黏土按含水比例划分为硬塑状态,则土的天然含水率与土的液限之比(aω)应为()。A . aω≤0.55B . 0.55<aω≤0.70C . 0.70<aω≤0.85D . 0.85<aω≤1.O0

  • 查看答案
  • 常见的可溶性岩石不包括()。

    [单选题]常见的可溶性岩石不包括()。A . 石灰岩B . 白云岩C . 盐岩D . 硅质岩

  • 查看答案
  • 某河谷两岸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有低邻谷,无地下水分水岭。按照河谷区岩溶地下水动力

    [单选题]某河谷两岸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有低邻谷,无地下水分水岭。按照河谷区岩溶地下水动力在垂直剖面上的特征应属于()。A . 补给型B . 排泄型C . 补排型D . 悬托型

  • 查看答案
  • 常见的黄土抗剪强度的内摩擦角为()。

    [单选题]常见的黄土抗剪强度的内摩擦角为()。A . 10°~15°B . 15°~20°C . 15°~25°D . 20°~25°

  • 查看答案
  • 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为()。

    [单选题]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为()。A . 素填土B . 杂填土C . 冲填土D . 压实填土

  • 查看答案
  • 膨胀土主要特点不包括()。

    [单选题]膨胀土主要特点不包括()。A . 亲水黏土矿物多,胀缩性大B . 多呈坚梗一硬塑状态C . 结构疏松,孔隙比大D . 强度较高

  • 查看答案
  • 某黏性土的冻胀等级为Ⅳ级,则冻胀类别为()。

    [单选题]某黏性土的冻胀等级为Ⅳ级,则冻胀类别为()。A . 弱冻胀B . 冻胀C . 强冻胀D . 特强冻胀

  • 查看答案
  •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不包括()。

    [单选题]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不包括()。A . 背斜型B . 向斜型C . 单斜型D . 水平层流型

  • 查看答案
  •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初步设计阶段水库岩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初步设计阶段水库岩溶渗漏勘察的要求应为()。A . 进行1/50000~1/25000岩溶水文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应包括分水岭和邻谷B . 进行1/50000~1/10000岩溶水文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包括邻谷、河间地块和坝下游地段,对产生渗漏地区可采用钻探和物探了解岩溶及地下水位等,并进行长期观测,观测时间不应少于1个水文年C . 严重渗漏地段采用1/10000~1/2000岩溶水文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包括可能渗漏通道及进出15地段,进行

  • 查看答案
  • 用双比重计试验评价土的分散性,若定名为分散性土,则土的分散度为()。

    [单选题]用双比重计试验评价土的分散性,若定名为分散性土,则土的分散度为()。A . <30%B . 30%~50%C . 50%~70%D . >70%

  • 查看答案
  • 膨胀土地区的勘探点数量宜比非膨胀土地区适当增加,并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其中取样勘

    [单选题]膨胀土地区的勘探点数量宜比非膨胀土地区适当增加,并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其中取样勘探孔不应少于全部孔数的(),在地貌单元边界附近及典型地貌地段均应布置勘探孔。A . 1/2B . 1/3C . 1/4D . 2/3

  • 查看答案
  •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单选题]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 . 岩石的可溶性B . 岩石的透水性C . 岩石的抗冻性D . 水的流动性

  • 查看答案
  • 某河谷两岸及河床地下水位均低于河水位,河水受覆盖层悬托于地下水面之上,河水越流向

    [单选题]某河谷两岸及河床地下水位均低于河水位,河水受覆盖层悬托于地下水面之上,河水越流向地下水缓慢排泄,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向低邻谷或下游排泄。按照河谷区岩溶地下水动力在垂直剖面上的特征应属于()。A . 补给型B . 排泄型C . 补排型D . 悬托型

  • 查看答案
  • 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称为软土,不包括()。

    [单选题]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称为软土,不包括()。A . 淤泥B . 淤泥质土C . 次生黄土D . 泥炭

  • 查看答案
  • 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的地段布置,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的地段布置,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A . 1/2B . 1/3C . 1/4D . 2/3

  • 查看答案
  •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