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税率的划分有基本形式和其他形式,下列属于基本形式的有()。A . 比例税率B . 累进税率C . 定额税率D . 名义税率E . 实际税率
[多选题] 下列关于税法的运行说法正确的有()。A . 掌握税收司法概念的核心在于,谁能够行使国家司法权处理涉税案件B . 司法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仅局限于合法性审查C . 非行政执法行为或者税务机关的人事任免均属于税收执法监督的监督范围D . 税收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税收法律和税务规章E . 税收执法检查的监督对象是本级或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
[多选题] 对税收实体法要素中有关课税对象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 课税对象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B . 税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C . 从实物形态分析,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一致的D . 从个人所得税来看,其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E . 从营业税来看,其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税基式减免的是()。A . 起征点B . 减半征收C . 免征额D . 跨期结转
[多选题] 下列关于税收立法陈述正确的有()。A .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是税收立法的核心问题B . 从税收立法的主体来看,国家机关只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有关职能部门C . 制定税法是税收立法的全部D . 税收立法严格遵守各种形式法律规范制定的程序性规定,这是法的现代化基本标志之一E . 从立法的运行过程来看,立法是首要环节
[问答题] 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单选题]下列关于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 . 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B . 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为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但是税收违法行为信息不属于保密范围C . 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纳税期限内如果没有应纳税款,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D .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期限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单选题]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计税依据,又称税基,下列税种中,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致的是()。A . 资源税B . 车辆购置税C . 消费税D . 个人所得税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减税、免税的表述,正确的是()。A . 跨期结转为税额式减免B . 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免税,为税基式减免C . 核定减免率为税率式减免D . 税收附加与加成是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
[多选题] 减免税是一项税收优惠,下列有关减免税的表述,正确的有()。A . 减半征收属于税基式减免B . 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要比享受同额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重C . 核定减免率属于税额式减免D . 在三种形式的减税、免税中,税额式减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E . 减免税的分类包括法定减免、临时减免和特定减免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表述,正确的是()。A . 税收规范性文件属于非立法行为的行为规范B . 税收规范性文件可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审批C . 税收规范性文件每5年组织一次定期清理D . 可以将税收规范性文件解释权授权本级机关的内设机构或下级税务机关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税收实体法表述正确的是()。A .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B . 税目体现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C . 税目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D . 计税依据表现为实物形态时,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一般是一致的
[单选题]下列关于减免税的说法错误的是()。A . 起征点属于税基式减免B . 跨期结转属于税基式减免C . 税额式减免适用范围最广D . 核定减免率属于税额式减免
[单选题]纳税人李某和税务所在缴纳税款上发生了争议,必须在缴纳有争议的税款后,税务复议机关才能受理李某的复议申请,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A .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B . 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C .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D . 实体从旧原则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执法监督特征的是()。A . 税收执法监督的主体是税务机关B . 税收执法监督的对象是外部税收行政行为C . 税收执法监督的对象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 . 税收执法监督的内容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单选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A .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累进程度缓和,税收负担透明度高B . 全额累进税率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各级征税对象数额的分界处负担相差悬殊C . 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D . 计税基数是相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额累进税率
[单选题]关于税法的解释,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 法定解释具有针对性,其效力仅限于具体的法律事件或事实B . 文义解释原则上必须单纯以文义为界限,在文义之外不得进行其他解释C .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D . 税法的规范性行政解释在执法中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不作为法庭判案的直接依据
[多选题] 按照税法解释权限划分,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税法解释有()。A . 立法解释B . 字面解释C .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D . 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E . 税法行政解释
[单选题]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关于税收实体法陈述正确的是()。A . 计税依据表现为价值形态时,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一般是一致的B . 消费税中的“粮食白酒”税目属于粗列举C . 车辆购置税采取按年计征D . 享受起征点的纳税人要比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的税负轻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管辖权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 . 税收管辖权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排他性B . 国际上对跨国经营所得来源地的确认,一般都采用营业活动发生地标准C . 税收管辖权分为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D . 税收管辖权是在国际税收形成后才出现的
[多选题] 我国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有()。A . 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B . 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C . 税收监督权D . 依法进行账簿、凭证的管理E . 依法进行税务登记
[单选题]某跨国公司在某一纳税年度,来自本国所得100万元;该公司在甲、乙、丙三国各设一分公司,甲国分公司所得40万元,乙国和丙国分公司所得各30万元。各国税率分别是:本国40%,甲国30%、乙国40%、丙国50%,则用分国限额法计算乙国抵免限额为()万元。(上述的所得均为税前所得)A . 16B . 14C . 12D . 24
[多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税收程序法主要制度的有()。A . 表明身份制度B . 回避制度C . 欠税管理制度D . 听证制度E . 职能分离制度
[单选题]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属于()。A . 税收法律B . 税收行政法规C . 税收行政规章D . 税务行政命令
[多选题] 下列关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陈述,正确的有()。A . 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属于强制执行措施B .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属于强制执行措施C .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但是不含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D .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等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应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E . 吊销营业执照属于强制执行措施
[单选题]下列关于国际税法内容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 . 国际税法一旦得到一国政府和立法机关的法律承认,国际税法的效力高于国内税法B . 直接抵免法适用于对同一经济实体即总、分机构间的税收抵免C . 当跨国纳税人的国外经营活动存在盈亏并存时,实行分国限额法对居住国有利D . 税收饶让,它是抵免方法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税收抵免内容的附加
[单选题]根据税法的适用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根据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纳税人在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前发生的纳税义务在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后进入税款征收程序的,新实体法在原则上不具有约束力B . 根据法律优位原则,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但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相同C . 程序法优于实体法是指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D . 凡是特别法中作出规定的,即排斥普通法的适用,但这种排斥仅就特别法中的具体规定而言
[单选题]关于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少缴税款的追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在4年内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和滞纳金B . 对骗税,税务机关可以在10年内追征纳税人所骗取的税款C . 因纳税人非主观故意造成少缴税款,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的追征期限为5年D . 纳税人因计算错误造成少缴税款,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的追征期限为3年,还要追征滞纳金
[多选题] 按照税收实体法要素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 课税对象是据以征税的依据,税源的大小体现着纳税人的负担能力B . 跨期结转属于税基式减免C . 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D .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灵魂E . 定额税率不受课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
[多选题] 税目一般可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下列关于税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 .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B . 制定列举税目的缺点是税目过多,不便于查找,不利于征管C . 我国现行税法中,列举税目的方法可以分为细列举和粗列举两类D . 概括税目的缺点是税目较少,利于合理贯彻税负政策E . 我国现行税法中,概括税目的方法可以分为小概括和大概括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