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室阻滞题库

关于2:1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关于2:1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 2:1阻滞既可能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B . 2:1阻滞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C . 若记录到3:2阻滞,而PR间期恒定,则2:1阻滞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D . 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1、4:1下传,则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E . 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2下传,PR间期逐渐延长,则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查看答案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

    [单选题,A型题]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A . PR间期恒定,QRS波群突然脱落B . PR间期逐渐延长,QRS波群脱落C . 长RR间距<2倍短RR间距D . 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一次长的间距E . 长间距后第1个RR间距大于长间距前的RR间距

  • 查看答案
  • 心电图表现RR间距不规则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心电图表现RR间距不规则的是()。A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 心房扑动伴2:1传导C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 . 窦性心动过速E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查看答案
  • 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A . P波与QRS波群无关B . 无QRS波群脱落C . PR间期恒定,间断出现QRS波群脱落D . 房室传导比例常为3:1~4:1E . 房室传导比例不会出现3:2或4:3

  • 查看答案
  • 以下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的是()。

    [单选题,A型题] 以下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的是()。A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C . 心房扑动D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 . 窦性心动过速

  • 查看答案
  • 关于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关于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B . 可见心室夺获C . 部分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室率大于心房率D . QRS波群形态可为室上性,亦可宽大畸形E . 部分P波与QRS波群无关的原因是由于干扰所致

  • 查看答案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区别是()。

    [单选题,A型题]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区别是()。A . 房室分离B . P波与QRS波群无关C . 室性逸搏心律D . PP间距小于RR间距E . 心室夺获

  • 查看答案
  • 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单选题,A型题] 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A . PR间期逐渐延长B . RR间距逐渐缩短C . PR间期的增量逐次减少D . 含受阻P波的长RR间距<2倍短RR间距E . 以上都是

  • 查看答案
  • 心电图上表现RR间距规则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心电图上表现RR间距规则的是()。A . 心房颤动B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C . 心房扑动呈2:1~3:1下传D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E .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 查看答案
  • 心房颤动出现缓慢而规整的心室率提示()。

    [单选题,A型题] 心房颤动出现缓慢而规整的心室率提示()。A . 合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 . 合并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C . 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D . 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 . 干扰现象

  • 查看答案
  • 房室结双径路引起一段时间内PR间期持续延长的原因是由于()。

    [单选题,A型题] 房室结双径路引起一段时间内PR间期持续延长的原因是由于()。A . 分别经快慢径传导B . 分别经慢慢径传导C . 慢径路传导速度慢D . 快径路连续被慢径路下传的激动逆行隐匿除极E . 慢径路连续被快径路下传的激动逆行隐匿除极

  • 查看答案
  • 以下不符合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的是()。

    [单选题,A型题] 以下不符合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的是()。A . PR间期缩短,QRS波群起始有delta波B . PR间期延长>0.20s,无QRS波群脱落C .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D . PR间期恒定,突然脱落QRS波群E . 心房率>心室率,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为43次/分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心电图诊断应为(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心电图诊断应为()。A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B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C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D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E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与上述心电图表现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与上述心电图表现容易混淆的是()。A .交界性期前收缩B . 一度窦房阻滞C . 二度窦房阻滞D . 干扰性房室分离E . 窦性停搏

  • 查看答案
  • 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是指副节律点对主导节律点产生正性变时作用的干扰现象B . 两种节律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电和机械共同作用而产生的C . 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属于钩拢现象D . 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E .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有钩拢现象在临床上相对多见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52岁,头昏半个月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2所示,应诊断为()。

    [单选题,A型题] 患者男性,52岁,头昏半个月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2所示,应诊断为()。A . 窦性心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B . 窦性心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C .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干扰性房室分离,室性期前收缩D . 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室性期前收缩E . 窦性心律,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心电图诊断应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心电图诊断应为()。A .窦性停搏B .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C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D .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E .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呈二联律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38岁,头昏、胸闷。心电图如图3-14-10所示,应诊断为()。

    [单选题,A型题] 患者男性,38岁,头昏、胸闷。心电图如图3-14-10所示,应诊断为()。A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B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C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D . 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E . 干扰性房室分离

  • 查看答案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单选题,B型题]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A . 不应期正常B . 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C . 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D .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E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该患者一度房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该患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最可能在()。A .房室结B . 希氏束C . 右束支D . 左束支E . 结间束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47岁,胸闷。心电图如图3-14-7所示,应诊断为()。

    [单选题,A型题] 患者男性,47岁,胸闷。心电图如图3-14-7所示,应诊断为()。A .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B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C .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D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E .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 查看答案
  • 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

    [单选题,A型题] 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错误的是()。A . 逸搏心率需<45次/分B . 必须是室性逸搏心律C . 逸搏周期≥2倍PP间期D . 心房率<135次/分E . 心房率>心室率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性,37岁,体检。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4所示,正确的诊断是()。

    [单选题,A型题] 患者女性,37岁,体检。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4所示,正确的诊断是()。A .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B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C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D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E .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查看答案
  • 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型题] 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 有效不应期延长B . 相对不应期延长并>PP间距C . 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D .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E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该患者发生阻滞的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该患者发生阻滞的部位在()。A .窦房结B . 结间束C . 房室结或希氏束D . 左、右束支E . 不能确定

  • 查看答案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单选题,B型题]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A . 不应期正常B . 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C . 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D .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E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该患者2:1

    [单选题,A3型题]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该患者2:1阻滞的部位最可能在()。A .窦房结B . 房室结C . 结间束D . 希氏束E . 束支水平

  • 查看答案
  • 干扰性PR间期延长见于()。

    [单选题,A型题] 干扰性PR间期延长见于()。A . 发生较早的房性期前收缩B . 房性心动过速C . 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D . 隐匿性希氏束期前收缩或分支性期前收缩引起的"伪一度房室阻滞"E . 以上都是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性,63岁,冠心病。因发作头昏、胸闷就诊。心电图如图3-14-9所示,应诊

    [单选题,A型题] 患者女性,63岁,冠心病。因发作头昏、胸闷就诊。心电图如图3-14-9所示,应诊断为()。A . 窦性心动过缓B . 多源房性心动过速C . 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D . 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E . 心房扑动

  • 查看答案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单选题,B型题]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A . PR间期延长且固定,无QRS波群脱落B .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C . PR间期恒定,突然出现QRS波群脱落D . PR间期缩短E . 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 查看答案
  •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