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建筑题库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未考虑非结构构件刚度影响时的框架基本自振周期T1最接近于()s。A .0.5B . 0.9C . 1.2D . 1.7

  • 查看答案
  •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A . 在该框架结构中,与截面为600mm×600mm的框架中柱相连的某截面为350mm×600mm的框架梁,纵筋采用HRB335级钢()。试问,该梁端上部和下部纵向钢筋按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全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 查看答案
  • 某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的剪力墙连梁,如下图所示,hB0=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的剪力墙连梁,如下图所示,hB0=660mm,净跨ln=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fy=300N/mm2),箍筋和腰筋采用HPB235级钢(Φ)。抗震等级为一级。已知连梁上、下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均不大于2%,钢筋直径均不小于20mm,试问,该连梁箍筋和腰筋按下列何项配置时,能全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最低构造要求且配筋量最少?()提示:梁两侧纵向腰筋为Φ1

  • 查看答案
  •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民用办公楼,如下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民用办公楼,如下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8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为方便计算,假定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为7.4×105kN.m,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3.4×105kN.m。试问,该建筑的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所示?()A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B .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C .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D . 框架

  • 查看答案
  • 某十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乙类建筑,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房屋高度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十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乙类建筑,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房屋高度38.4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1s,周期折减系数为0.65,采用C30级混凝土(ft=1.43N/mm2)。箍筋和纵向钢筋分别采用HPB235(Φ,fy=210N/mm2)和HRB335(,fy=300N/mm2)级钢筋。计算时取as=as′=35mm。A . ['某中间层边框架局部节点如下图所示。

  • 查看答案
  • 某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的剪力墙连梁,如下图所示,hB0=660mm,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的剪力墙连梁,如下图所示,hB0=660mm,净跨ln=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fy=300N/mm2),箍筋和腰筋采用HPB235级钢(Φ)。抗震等级为一级。A . 按8度抗震设计时,假定调整后的连梁剪力设计值达到按其截面尺寸控制所允许承担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最大值,作用在连梁上的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忽略不计,连梁两端弯矩(相同时针方向)Mbt=MBL,连梁上、下部配置的纵向钢筋相同,试问,在满足《高层建筑混

  • 查看答案
  • 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均为3.0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轴线居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内纵墙上门洞均为1000mm×2100mm(宽×高),外墙上窗洞均为1800mm×1500mm(宽×高)。A . 试问,轴线间③、④轴线两片墙体中,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 查看答案
  • 有一连梁的截面尺寸为b×h=160mm×900mm,净跨ln=900mm,抗震等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有一连梁的截面尺寸为b×h=160mm×900mm,净跨ln=9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纵筋HRB335级,fy=300N/mm2,箍筋HPB300级,fyv=270N/mm2,混凝土强度为C30,fc=14.3N/mm2,ft=1.43N/mm2。由楼层荷载传到连梁上的剪力VGb很小,略去不计。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连梁剪力设计值Vb=150kN。连梁配置箍筋时的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kN。A .150B . 165C . 180D . 195

  • 查看答案
  •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下图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下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假定屋盖和楼盖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G,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等效的底部剪力标准值FEk=10000kN,基本自振周期T1=1.1s。试问,顶层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Ek(kN),与下列()项数值最为接近。A .3000B . 2400C . 1600D . 1400

  • 查看答案
  • 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0=19.1N/mm2)。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该结构中部未加剪力墙的某一榀框架,如下图所示,假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作用在底层边柱AB柱底截面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MA=480kN·m,相应的组合剪

  • 查看答案
  •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假定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0.65s,结构阻尼比ζ=0.05。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最接近于()kN。A .2492B . 3271C . 4217D . 4555

  • 查看答案
  • 建于Ⅲ类场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建于Ⅲ类场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平面尺寸为25m×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下图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板基础;地下室顶板(±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该建筑物地基土比较均匀,基础假定为刚性,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的竖向力Nk=6.5×105kN,横向(短向)弯矩Mk=2.8×106kN·m;纵向弯矩较小,略去不计。为使

  • 查看答案
  • 如下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如下图所示,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0=37.7m。假定该烟囱的基本周期为2.5s,试确定与之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项数值最为接近。A .0.0154B . 0.016C . 0.0205D . 0.041

  • 查看答案
  • 某高层建筑采用全部落地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乙类建筑,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高层建筑采用全部落地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乙类建筑,房屋高度82m。某剪力墙截面如下图所示,底层墙厚bw=350mm,顶层墙厚bw=250mm。采用C35级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分别采用HRB335()和HPB235(Φ)级钢筋。A . 该建筑底层层高为5m。验算底层剪力墙稳定的计算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试问,满足剪力墙墙肢稳定要求时,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最大设计值q(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查看答案
  • 《高规》的7.2.8条,公式很多,感觉无从下手,请问该如何理解?

    [问答题] 《高规》的7.2.8条,公式很多,感觉无从下手,请问该如何理解?

  • 查看答案
  • 某一建于非地震区的3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下图所示,圆形平面,直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一建于非地震区的3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下图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高度为10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基本风压为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已求得风振系数βz=1.353,试确定顶部风荷载标准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45.51B . 50.51C . 55.71D . 60.71

  • 查看答案
  • 某城市郊区有一30层的一般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如下图所示。地面以上高度为100m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城市郊区有一30层的一般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如下图所示。地面以上高度为100m,迎风面宽度为25m,按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w0=0.60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3。假定作用于100m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wk=2.1kN/m2,又已知突出屋面小塔楼风剪力标准值ΔPn=500kN及风弯矩标准值ΔMn=2000kN.m,作用于100m高度的屋面处。设风压沿高度的变化为倒三角形(地面处为0)。在地面(z=0)处,风荷载产生倾覆力矩的设计值最接近于()kN.m。A .218760

  • 查看答案
  •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下图),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下图)。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

  • 查看答案
  • 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问答题] 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的μzs,与《荷载规范》7.3节规定的μzs,有何联系?(2)第3.2.5条和第3.2.6条中的H/B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 查看答案
  • 某拟建的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拟建的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下图所示(单位m)。假设在如下图所示的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方案a与方案b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题。A .1∶1B . 1∶1.15C . 1∶1.2D . 1.15∶1

  • 查看答案
  • 《高规》6.2.5条规定,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式中,Mb1、Mbr分别

    [问答题] 《高规》6.2.5条规定,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式中,Mb1、Mbr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梁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的弯矩应取为零。我的问题是:(1)这里的"负弯矩"如何理解?(2)计算Mb1、Mbr时已经考虑了地震组合,即已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在内了,为什么还要再加上vGb?(3)作用效应组合有许多种,公式中的Mb1、Mbr是不是要求为同一个组合?

  • 查看答案
  • 《高规》7.2.9条规定了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无地震作

    [问答题] 《高规》7.2.9条规定了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无地震作用组合时要求地震作用组合时要求两个公式中差一个γRE好理解,为什么加减号还不一样呢?

  • 查看答案
  • 《高规》4.6.6条规定,"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曲10年一遇

    [问答题] 《高规》4.6.6条规定,"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曲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和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请问,这个"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该如何求算?

  • 查看答案
  • 《高规》3.3.13条是对"剪重比"的要求,其中,对于薄弱层,要求A乘以1.15

    [问答题] 《高规》3.3.13条是对"剪重比"的要求,其中,对于薄弱层,要求A乘以1.15的增大系数。该规范的5.1.14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要乘以1.15。这不是相当于,对于竖向不规则的薄弱层,剪重比验算时左、右都乘以了一个1.15吗?3.3.13条的1.15倍好像不起作用了呀?

  • 查看答案
  •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A .0.0172B . 0.020C . 0.022D . 0.024

  • 查看答案
  • 一展览厅的圆弧形静定三铰拱,其跨度l=25m,矢高f=4m(见下图),在C、D、

    [单选题]一展览厅的圆弧形静定三铰拱,其跨度l=25m,矢高f=4m(见下图),在C、D、E处均作用着两个集中荷载Pgk及Pqk,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另一是由拱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qk=50kN,由此算得该拱底部拉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A=()kN。三铰拱的计算简图A . 495.8B . 560.55C . 585.25D . 593.75

  • 查看答案
  • 梁端截面根据实配钢筋(计入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的Mbua,要不要考虑γR

    [问答题] 梁端截面根据实配钢筋(计入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的Mbua,要不要考虑γRE?

  • 查看答案
  • 某三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边跨跨度为5.7m,框架梁截面宽250mm,高6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三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边跨跨度为5.7m,框架梁截面宽250mm,高600mm,柱宽为500mm,纵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PB300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重力荷载引起的剪力VGb=135.2kN。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作用于边跨一层梁上的弯矩为:梁左端:Mmax=210kN·m,-Mmax=-420kN·m;梁右端:Mmax=175kN·m,-Mmax-360kN·m;梁跨中:Mmax=180kN·m;边跨梁:V=230kN。计算梁跨中截面正截面所需纵

  • 查看答案
  •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Ⅲ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平面图(单位:mm)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60s,试问,该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0.074B . 0.090C . 0.093D . 0.100

  • 查看答案
  • 2010版《抗规》表3.4.2中判别竖向不规则时用到楼层侧向刚度,那么,楼层侧向

    [问答题] 2010版《抗规》表3.4.2中判别竖向不规则时用到楼层侧向刚度,那么,楼层侧向刚度如何计算?

  • 查看答案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