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A .重新解释民族主义B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 .彻底实现民生主义D .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单选题]邓小平在1987年的一次讲话中讲道:“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对于“异军突起”,邓小平意在强调()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辐射作用B .中央政府未能起到相应领导作用C .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创造性作用D . D.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 .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D .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单选题]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 .宣扬人人平等思想B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C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D .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单选题]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A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 .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单选题]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 . 国民革命时期B . 土地革命时期C . 抗日战争时期D . 解放战争时期
[单选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主要表明()A .国务员行使行政权B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C .临时大总统统揽行政权D . D.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制约
[单选题]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 .②④B .①②
[单选题]“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天国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拜上帝教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洪秀全、杨秀清已转化为地主阶级②这实际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③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④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 D.②④
[单选题]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 .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B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 .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单选题]国民党方面编撰战史时感叹:“现红军之所谓战斗员,苏区农民,几占十分之七八,彼等皆被伪政府所欺骗利诱,即每人或分有田地,或惑于所谓‘红军眷属优待条例’,故在红军中较为坚决可靠。”此感叹印证了下列哪一著名论断()A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 .“宜将剩勇追穷寇”D . D.“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单选题]伏尔泰推崇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认为“西方的教理根本无法与这种纯粹的道德相比”。伏尔泰这样说的目的在于()A .以儒家思想作为西方的主流思想B .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政府提供依据C .用儒家思想作为反对教会的武器D . D.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单选题]胡佛认为,政府应该为失业者和农民提供一些支持,他甚至把大企业家邀到白宫要求他们不减工资,他请求第一轮经济冲击应该反映在利润而不是工资上。同时,胡佛还要求铁路和公共设施部门的高管增加扩张与维修支出以创造就业机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经济危机导致工农业生产遭遇困境B .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准备了条件C .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 . D.胡佛政府希望以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单选题]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祝大椿这样做的原因是()A .壮大企业规模,吸引外国注资B .顺应世界潮流,采取股份经营C .引进外国技术,实行产业更新D . D.抵制官府倾轧,依赖外国特权
[单选题]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______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______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划线处省略的最有可能是()A .民主主义B .资本主义C .全球化D . D.民族主义
[单选题]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A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 . “一五”计划时期C . “大跃进”时期D .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单选题]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A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B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C .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D .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单选题]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A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 .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A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 .“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C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D . 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单选题]苏格拉底分析某思想观点时说:“其旨在表达知识即感受,即事物对于你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苏格拉底所评价的观点()A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 .主张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C .体现了对理性和思想自由的追求D . D.第一次把人从神权束缚下解放出来
[单选题]中国棉织品进口数量由1872年的5万担增加到1890年的108万担,棉花出口由1873年的不足一万公斤增加到1893年的29万公斤。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棉花产量大幅提高,出口增加B .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棉织品C .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 . D.中国人口猛增,对西方的棉织品需求量增加
[单选题]《儒林外史》记载:两个读书人在茶馆喝茶,看到一个商人,大概挺有钱,也儒冠儒服,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坐在那里喝茶,于是把那个商人一阵好打:你也敢来冒充儒生!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 .抑商政策大行其道B .商人败坏社会风气C .社会秩序需要维护D . D.社会等级观念盛行
[单选题]“十九世纪西欧大陆宪法普遍表现为强大的王权与软弱的议会并存、中央集权的倾向明显、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相当的限制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坚定性。”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宪法是()A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B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 . 1861年俄国《二一九法令》D .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单选题]18世纪,德意志诗人席勒曾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德意志在哪里?后来,推动解决这个历史性问题的主要动力是()A .德意志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B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C .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市场统一的需要D . D.普鲁士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
[单选题]2012年4月3日,缅华各界代表相聚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以期铭记历史、传承博爱,并决定建立中国远征军纪念碑。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①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②提高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③完成了保卫缅甸的预期使命④为中国大陆战场的总反攻创造了条件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 D.①②③④
[单选题]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敬畏了”。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A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B .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C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D .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单选题]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国,2014年又是甲午年,日本右翼期盼“甲午神奇”能出现。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 D.③④
[单选题]2012年7月18日,为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静安区召开,中共二大代表李达之子李心天特邀参加。中共二大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A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 .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C .确立了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 . D.决定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
[单选题]1919年梁漱溟认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是()A .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C .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D . D.用法律来维护北洋政府的威信
[单选题]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B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D .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