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解释()A . 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无特异性B . 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C . 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D . 抗体2对二硫键有特异性E . B和C正确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女性,48岁,体温37.9℃,关节肿痛5年,加重2个月,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下列免疫学特征不包括()A . 激活补体的类风湿因子为IgG型和IgM型类风湿因子B . 类风湿因子与变性的IgG分子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C . 中性粒细胞吞噬循环免疫复合物,释放活化肽和胶原酶等,致关节组织炎症损伤D . 致敏的CTL细胞释放穿孔素与颗粒酶,攻击靶细胞E . 关节局部表现是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包括()A . 凝集反应B . 沉淀反应C . 补体参与的反应D . 中和反应E . 亲和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A . 亲和性B . 抑制性C . 前带现象D . 后带现象E . 解离现象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单克隆抗体不适用于()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荧光标记D . 化学发光E . 电泳
[配伍题,B1型题] 使外毒素毒性消失的反应类型()凝胶电泳技术的反应类型()抗球蛋白试验的反应类型()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的反应类型()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补体参与的反应D . 中和反应E . 溶血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抗原的理化性质和分子量B . 抗体的浓度、特异性和亲和力C . 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和数目D . 电解质和酸碱度E . 湿度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 . 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B . 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公共抗原表位所致C . 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无影响D . 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E . 抗原分子大小相似可导致交叉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pH值一般为()。A . 5.0~6.0B . 6.0~9.0C . 6.0~7.0D . 6.0-8.0E . 5.0~7.0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中,下面哪种力所起作用最小()A . 静电引力B . 范德华引力C . 氢键结合力D . 疏水作用力E . 共价键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平衡常数K是表示抗原抗体反应的()A . 特异性B . 亲和性C . 比例性D . 可逆性E . 交叉性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哪种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A . 特异性B . 敏感性C . 比例性D . 可逆性E . 存在交叉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人体血清中的抗原、抗体等分子不会发生自然沉淀,主要原因是()A . 带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残基形成水化层B . 周围电荷的相吸作用C . 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D .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E . 静电引力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A . 37℃B . 25℃C . 20℃D . 4℃E . 55℃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A . IgGB . IgAC . IgMD . IgEE . IgD
[单选题,B型题] 抗体过量时,称为()A . 带现象B . 等价带C . 前带D . 后带E . 比例性
[单选题,B型题] 抗原过量时,称为()A . 带现象B . 等价带C . 前带D . 后带E . 比例性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人类ABO血型抗原属于()A . 异种抗原B . 异嗜性抗原C . 同种异性抗原D . 自身抗原E . 半抗原
[单选题,B型题] 抗球蛋白试验的反应类型()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补体参与的反应D . 中和反应E . 溶血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男,45岁。上腹隐痛1个月,黑便2天入院。患者上腹疼痛,饥饿时加重,进食后缓解。自然排便呈黑色。体格检查:贫血貌。实验室检查:粪便呈柏油状,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结果为阴性,经10倍稀释后再测结果为阳性,此现象称为()A . 等价带B . 带现象C . 后带D . 前带E . 拖尾现象
[单选题,B型题] 凝胶电泳技术的反应类型()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补体参与的反应D . 中和反应E . 溶血反应
[单选题,B型题]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快而多,称为()A . 带现象B . 等价带C . 前带D . 后带E . 比例性
[单选题,B型题] 若抗原抗体极度过剩而无沉淀形成,称为()A . 带现象B . 等价带C . 前带D . 后带E . 比例性
[单选题,B型题]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的反应类型()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补体参与的反应D . 中和反应E . 溶血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中,下面哪种力所起作用最大()A . 静电引力B . 范登华引力C . 氢键结合力D . 疏水作用力E . 共价键
[单选题,B型题] 使外毒素毒性消失的反应类型()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补体参与的反应D . 中和反应E . 溶血反应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完全抗原的特征是()A . 有反应原性,无免疫原性B .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C . 无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D . 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E . 必须与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常用的亲和层析技术是利用的抗原抗体反应的哪种特点()A . 特异性B . 可逆性C . 比例性D . 结合性E . 不可逆性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四个特点,除外()A . 瞬时性B . 特异性C . 可逆性D . 阶段性E . 比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