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原抗体反应题库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应属于()

[单选题]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应属于()A . 间接血凝试验B . 补体结合试验C . 沉淀反应D . 免疫荧光试验E . ELISA

  • 查看答案
  • 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A . 核酸B . 蛋白质C . 多糖D . 半抗原E . 类脂

  • 查看答案
  •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哪种特性,是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

    [单选题]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哪种特性,是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A . 特异性B . 可逆性C . 比例性D . 阶段性E . 交叉反应性

  • 查看答案
  • 抗球蛋白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单选题]抗球蛋白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抗原抗体反应类型()A . 沉淀反应B . 凝集反应C . 补体参与反应D . 标记免疫的抗原抗体反应E . 中和反应

  • 查看答案
  • 按由弱到强的顺序对抗原抗体结合力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单选题]按由弱到强的顺序对抗原抗体结合力进行排序正确的是()A . 疏水作用力<氢键结合力<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B . 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C . 疏水作用力<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D . 氢键结合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引力E . 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疏水作用力

  • 查看答案
  •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P100次/

    [单选题]患儿,男,5岁。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P100次/min,咽部可见一层灰白色膜状物,WBC23×109/L,拟诊为白喉。该患儿应()A . 注射白喉抗毒素B . 注射青霉素C . 注射丙种球蛋白D . 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E . 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抗生素

  • 查看答案
  • 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ppm或氧气含量小于()%时,应佩戴空

    [单选题]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ppm或氧气含量小于()%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A .24;30B .50;19.5C .24;19.5D .50;30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 特异性B . 可逆性C . 比例性D . 阶段性E . 反复性

  • 查看答案
  • 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

    [单选题]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A . 抗原对机体的反应性的特性B . 抗原与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C . 抗原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D . 抗原与载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E . 抗原引起自身反应淋巴细胞活化的特性

  • 查看答案
  • 纯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sepharose)适用于()

    [单选题]纯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sepharose)适用于()A . 凝胶过滤B . 离子交换层析C . 亲和层析D . 密度梯度离心E . 沉淀

  • 查看答案
  • 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单选题]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A . 完全抗原B . 佐剂C . 半抗原D . 载体E . 变应原

  • 查看答案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用嗜异性凝集来鉴别吸收试验结果正确的是()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用嗜异性凝集来鉴别吸收试验结果正确的是()A . 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牛红细胞吸收B . 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马红细胞吸收C . 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也可被牛红细胞吸收D . 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不被牛红细胞吸收E . 血清中绵羊红细凝集素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引,亦可被马红细胞吸收

  • 查看答案
  • 钩状效应的出现说明抗原抗体反应的哪一个特点()

    [单选题]钩状效应的出现说明抗原抗体反应的哪一个特点()A . 特异性B . 可逆性C . 比例性D . 阶段性E . 交叉反应性

  • 查看答案
  • 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B . 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C . 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D . 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E .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查看答案
  •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

    [单选题]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A . 分子量大小B . 化学结构C . 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D . 表位的数目E . 结构的复杂性

  • 查看答案
  • 决定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单选题]决定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 . 载体B . 佐剂C . 抗原决定簇D . TI-AgE . TD-Ag

  • 查看答案
  • 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应答的能力称为()

    [单选题]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应答的能力称为()A . 宿主反应性B . 免疫原性C . 免疫反应性D . 抗原刺激性E . 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 查看答案
  • 关于抗原抗体第一阶段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关于抗原抗体第一阶段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属于特异性结合B . 几秒至几分钟内完成C . 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D . 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E . 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

  • 查看答案
  • 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用牛红细胞吸收

    [单选题]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用牛红细胞吸收后为0,可以辅助诊断()A . 血清病B . 霍奇金病C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 . 病毒性肺炎E . 冷凝激素综合征

  • 查看答案
  • 有关抗原抗体的亲和性和亲和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有关抗原抗体的亲和性和亲和力的描述,错误的是()A . 亲和性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表位之间相互适应而存在的引力B . 抗体的亲和力是指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C . 亲和性K值越大,其亲和力也就越大D . 抗原抗体反应的灵敏度与亲和性和亲和力无关E . 抗原抗体空间构象互补程度越高,亲和力越高

  • 查看答案
  • 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的原因是()

    [单选题]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的原因是()A . 抗体分子带正电B . 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C . 抗体分子电荷的相吸作用D . 抗体分子不是胶体分子E . 抗体分子是疏水胶体

  • 查看答案
  •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

    [单选题]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A . 0.65%NaCl、pH2~6、35℃B . 0.85%NaCl、pH6~9、37℃C . 0.85%NaCl、pH2~6、35℃D . 0.85%NaCl、pH2~6、37℃E . 0.65%NaCl、pH6~8、37℃

  • 查看答案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

    [单选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A . 凝集反应B . 沉淀反应C . 溶血反应D . 中和反应E . 标记免疫技术

  • 查看答案
  • 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

    [单选题]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A . 等价带B . 带现象C . 前带D . 后带E . 中带

  • 查看答案
  • 下列功能是抗体所不具备的有()

    [单选题]下列功能是抗体所不具备的有()A . 特异性结合抗原B . 中和毒素C . 直接细胞毒作用D . 调理吞噬作用E . ADCC

  • 查看答案
  • ELISA双抗夹心一步法检测易出现钩状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ELISA双抗夹心一步法检测易出现钩状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强阳性标本误测为弱阳性,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B . 吸光度随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C . 检测血清HBsAg可能会出现此效应D . 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可削弱此效应E . 反应系统中应有足够的抗体量

  • 查看答案
  • 下列抗原抗体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

    [单选题]下列抗原抗体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A . 静电引力B . 范德华引力C . 氢键结合力D . 疏水作用力E . 库伦引力

  • 查看答案
  • 抗原抗体反应的常用温度是()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的常用温度是()A . 25℃B . 28℃C . 37℃D . 40℃E . 56℃

  • 查看答案
  • 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的分子量应是()

    [单选题]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的分子量应是()A . ≥10000B . <1000C . <5000D . 1000000E . 100000

  • 查看答案
  • 细胞DNA合成的辅助途径是由糖和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进一步合成D

    [判断题] 细胞DNA合成的辅助途径是由糖和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进一步合成DNA。()A . 正确B . 错误

  • 查看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