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题库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要求,汽轮机应有以下的保护装置:超速保护、()、低润滑油

[单选题]《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要求,汽轮机应有以下的保护装置:超速保护、()、低润滑油压保护和低真空保护。A . 胀差大保护B . 轴向位移保护C . 振动大保护D . 防进水保护

  • 查看答案
  • 性36岁,发热20余天,T39℃左右,伴腹胀、乏力于8月15日就诊。体检:肝不大

    [单选题]性36岁,发热20余天,T39℃左右,伴腹胀、乏力于8月15日就诊。体检:肝不大,脾肋下可及。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60%,杆状细胞1%,淋巴细胞39%。为确诊应做的检查为()A .血培养B .PPD试验C .便培养D . D.胸片E .肥达反应

  • 查看答案
  • 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 . 病程第1~2周,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B . 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低C . 整个病程中,粪便均可培养出伤寒杆菌,但阳性者不一定都是现症病人D . 病程第3~4周,部分病人的尿培养阳性E . 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 查看答案
  • 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单选题]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错误()。A . 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B . 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定诊断价值C . 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D . 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E . 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 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B . 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运动C . 有荚膜D . 在普通培养基中能生长,但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佳E . 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群后释放出内毒素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临床类型不包括()。

    [单选题]伤寒的临床类型不包括()。A . 普通型B . 暴发型C . 迁延型D . 逍遥型E . 隐匿性

  • 查看答案
  • 关于伤寒杆菌的生物学活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关于伤寒杆菌的生物学活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 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B . 伤寒杆菌在地面水中可存活2~3周C . 伤寒杆菌在污水中可存活1~2个月D . -20℃不能存活E . 加热60℃30分钟或100℃即刻可以灭活

  • 查看答案
  • 关于伤寒的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关于伤寒的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A . 血细胞偏低或正常B . 粒细胞减少C .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或升高D . 血小板也可以减少E . 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形

  • 查看答案
  • 伤寒病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

    [单选题]伤寒病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A . 重复感染B . 混合感染C . 复发D . 再燃E . 重叠感染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平均潜伏期为()。

    [单选题]伤寒的平均潜伏期为()。A . 5~7天B . 6~8天C . 8~10天D . 12~14天E . 13~15天

  • 查看答案
  • 小儿伤寒特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小儿伤寒特点不正确的是()。A . 发热以弛张型为多B . 胃肠道症状不明显C . 肝脾肿大较常见D . 易并发支气管肺炎E . 病死率较低

  • 查看答案
  • 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A . 内毒素B . 肠毒素C . 外毒素D . 神经毒素E . 细胞毒素

  • 查看答案
  • 确诊伤寒最有力的论据是()。?

    [单选题]确诊伤寒最有力的论据是()。?A . 长程稽留高热、相对缓脉B . 玫瑰疹C . 血象中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消失D . 肥达反应阳性E . 血培养阳性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确诊依据是()。

    [单选题]伤寒的确诊依据是()。A . 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B . 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C . 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 . 肥达反应阳性E . 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 查看答案
  • 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单选题]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A . 起病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B . 发热多呈驰张型C . 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较显著D . 出血与穿孔少见E . 副伤寒甲复发机会较伤寒少

  • 查看答案
  • 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

    [单选题]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A . 属沙门菌属的A群B . 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C . 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D . 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E . 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

  • 查看答案
  • 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

    [单选题]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A . 大便培养B . 肥达反应C . 血培养D . 尿培养E . 补体结合试验

  • 查看答案
  • 伤寒极期的典型表现为()。??

    [多选题] 伤寒极期的典型表现为()。??A . 稽留高热B . 舌质红、腹胀、脾肿大C . 表情淡漠、听力下降D . 相对缓脉E . 玫瑰疹

  • 查看答案
  •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单选题]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A . 起病后第1周B . 起病后第2-4周C . 起病前1周D . 起病后第5周E . 起病后第6周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抗菌治疗首选()。

    [单选题]伤寒的抗菌治疗首选()。A . 氟喹诺酮类B . 磺胺类C . 氯霉素D . 氨苄西林E . 利福平

  • 查看答案
  • 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的是()。

    [单选题]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的是()。A . 白细胞总数减少B . 肥达反应是否出现阳性C . 动态观察嗜酸粒细胞D . 肝脾大的程度E . 体温的高低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主要传染源为()。

    [单选题]伤寒的主要传染源为()。A . 伤寒患者B . 潜伏期的伤寒患者C . 恢复期的伤寒患者D . 伤寒暂时带菌者E . 伤寒慢性带菌者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基本病变是()。

    [单选题]伤寒的基本病变是()。A . 大单核细胞增生B . 库普弗(kupffer)细胞增生C . 嗜酸粒细胞增生D . 胶质细胞增生E . 网状细胞增生

  • 查看答案
  • 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单选题]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A . 潜伏期B . 起病1周内C . 起病2~4周后D . 恢复期E . 起病后1~2周内

  • 查看答案
  • 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单选题]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 . 外毒素B . 肠毒素C . 内毒素D . H抗原E . 0抗原

  • 查看答案
  • 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是()。

    [单选题]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是()。A . 头孢菌素B . 氯霉素C . 喹诺酮类D . 庆大霉素E . 氨苄西林

  • 查看答案
  • 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为()。

    [单选题]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为()。A .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细胞减少B . 持续发热,肝大,血疹,脉速,白细胞减少C . 弛张热,脾大,水晶汗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增多D . 不规则发热,脾大,玫瑰疹,重脉,白细胞减少E . 以上都不是

  • 查看答案
  • 患者高热1周。检查:体温40℃,脉搏90次/分,血白细胞4.0×109/L,嗜酸

    [单选题]患者高热1周。检查:体温40℃,脉搏90次/分,血白细胞4.0×109/L,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应首先考虑的是()A . 伤寒B . 中毒性痢疾C . 中毒性肺炎D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 . 急性病毒性肝炎

  • 查看答案
  • 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单选题]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 . 粪培养B . 骨髓培养C . 血培养D . 肥达反应E .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查看答案
  • 男30岁。发热7天,伴食欲减退,腹胀,患病前有涉水史。体检:T39.8℃。P84

    [单选题]男30岁。发热7天,伴食欲减退,腹胀,患病前有涉水史。体检:T39.8℃。P84次/分,脾肋下2cm。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哪种诊断可能性大()A . 流行性感冒B . 斑疹伤寒C . 粟粒性肺结核D . 伤寒E . 钩端螺旋体病

  • 查看答案
  •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