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中的主人公()A .《龙须沟》B .《方珍珠》C .《茶馆》D .《明朗的天》
[单选题]“知识性、趣味性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A .秦牧B .刘白羽C .杨朔D .吴伯箫
[单选题]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A .《红日》B .《林海雪原》C .《保卫延安》D .《百合花》
[多选题] 属于“白洋淀”诗群的诗人有()。A . 芒克B . 多多C . 艾青D . 林莽
[单选题]郭沫若创作的最早的新诗是()。A . 《女神》B . 《凤凰涅槃》C . 《地球,我的母亲》D . 《死的诱惑》
[单选题]新时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A . 孙犁和闻捷B . 艾青和公刘C . 郭小川和北岛D . 舒婷和顾城
[单选题]《烦恼人生》的主人公是()。A . 福贵B . 印家厚C . 山峰D . 聂玲
[填空题] “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剧领域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田汉创作了()。A .《蔡文姬》B .《关汉卿》C .《文成公主》D . D.《胆剑篇》
[填空题] 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
[填空题] 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
[单选题]创作于1980年之后的诗歌是()。A . 穆旦的《冬》B . 舒婷的《双桅船》C . 艾青的《慕尼黑》D . 海子的《麦地》
[填空题] 1951年对电影()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单选题]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的写作时间是()。A . 1948年B . 1956年C . 1978年D . 1985年
[填空题] 女作家()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单选题]《草木篇》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了()。A . 比喻手法B . 拟人手法C . 直抒胸臆D . 欲扬先抑
[单选题]与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最具相似性的人物形象是()。A . 孔乙己B . 老通宝C . 阿QD . 二诸葛
[填空题] 《雪浪花》是()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填空题] 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填空题] ()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的长篇小说。
[填空题] 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填空题] 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曲波的()、()的《红日》、杜鹏程的()等等。
[单选题]《鲁鲁》中的鲁鲁是()。A . 一个小男孩B . 一个小女孩C . 一只小狗D . 作者的小名
[单选题]郭路生的诗歌《相信未来》的写作年代是()。A . “文革”发生之前B . “文革”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C . “文革”结束之后不久D . 21世纪初期
[填空题] 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单选题]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是()。A . 《陈奂生上城》B . 《鲁鲁》C .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D . 《哦,香雪》
[单选题]下列意象没有在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出现的是()。A . 三叶草B . 海浪C . 书橱D . 抽屉
[单选题]诗歌《春天,遂想起》抒发的主要情感是()。A . 对“表妹”们的思念之情B . 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C . 对逝去的母情的怀念之情D . 以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
[单选题]《百合花》的故事发生于()。A . 1942年的中秋B . 1946年的中秋C . 1950年的中秋D . 1958年的中秋
[填空题] 1953年,青年作家()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