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夕卜,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

  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注:[涵泳]:深入体会。(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语言作答)(2)

  答: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 (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作阐释和评述,并且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因为其他诗句与读书方法和态度无关。

  C.引述——评述——再引述——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为有一条读书方法和态度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

  15.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3)

  答.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问答题] 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 查看答案
  • 做学问的最高点是什么?()

    [单选题]做学问的最高点是什么?()A .问B .思C .行D .辨

  • 查看答案
  • 什么会让你有成就感?

    [试题]什么会让你有成就感?

  • 查看答案
  • 古代人做学问是为了什么()

    [单选题]古代人做学问是为了什么()A .荣誉B .评职称C .工资D .纯学问

  • 查看答案
  • ⑩做学问最忌讳三天打鱼,__________。

    [主观题]⑩做学问最忌讳三天打鱼,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 “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这个问题属于( )。

    [单选题]“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这个问题属于( )。A.压力性问题B.知识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经验性问题

  • 查看答案
  • 不懂得自娱,也难于让自己的精神松弛下来的人多为()。

    [单选题]不懂得自娱,也难于让自己的精神松弛下来的人多为()。A . 第八型领袖型/能力型B . 第一型完美型C . 第二型全爱/助人型D . 第六型忠诚型

  • 查看答案
  • 不懂得变通的官员最有可能是()。

    [单选题]不懂得变通的官员最有可能是()。A . 循吏B . 庸吏C . 酷吏D . 污吏

  • 查看答案
  • 关于勤劳节俭的现代意义,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太勤劳是不懂得生活的表现 B

    [单选题]关于勤劳节俭的现代意义,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太勤劳是不懂得生活的表现B.节俭不符合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要求C.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D.艰苦创业精神应提倡,勤俭之风不宜弘扬

  • 查看答案
  •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懂得欣赏生命的内在美,此时我的主导人格是()。

    [单选题]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懂得欣赏生命的内在美,此时我的主导人格是()。A . 第八型领袖型/能力型B . 第九型和平型/和谐型C . 第六型忠诚型D . 第四型艺术型/自我型

  • 查看答案
  • (二)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