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l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一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

[案例分析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一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 查看答案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

    [问答题]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

  • 查看答案
  • “超等教师”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说:“在

    [案例分析题] “超等教师”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说:“在大部分的教学生涯中,我都以‘超等教师’的角色来约束我自己。我要尽我所能做个好教师。可是有时由于灰心和厌倦,我也会搁下我的角色,而出以自己原来的面目。此时,我与学生的关系就变得比较接近和亲密。可是这又使我担忧。因为过去人家告诉我要与学生保持距离,说‘亲密产生轻蔑’,学生把自己看得太清就难以控制他们。担忧归担忧。一旦搁下自己的角色,就能够教得好,学生学得也好。有时候,

  • 查看答案
  •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rdquo

    [案例分析题]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生1: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生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

  • 查看答案
  • 一位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缺乏()。

    [单选题]一位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缺乏()。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背景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

  • 查看答案
  • 执教苏教版三年级“美丽的花边”,一位数学教师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

    [单选题]执教苏教版三年级“美丽的花边”,一位数学教师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花边(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你认为这一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 . 太过简单B . 太过复杂C . 空洞不明D . 期望过高

  • 查看答案
  • 执教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位数学教师制定如下教学目标:(i)掌握

    [单选题]执教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位数学教师制定如下教学目标:(i)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C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认为这一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 . 太过简单B . 太过复杂C . 空洞不明D . 期望过高

  • 查看答案
  •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

    [单选题]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难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在我国,运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班级授课制B .分组教学C .现场教学D .复式教学

  • 查看答案
  • 有9千克、6千克、2千克的糖和15千克、8千克、7千克的面粉各一袋,每千克糖的价

    [单选题]有9千克、6千克、2千克的糖和15千克、8千克、7千克的面粉各一袋,每千克糖的价格是每千克面粉价格的2倍。某人买了其中5袋,并且买糖和买面粉的价钱一样,则剩下那袋食品重( )千克。A.8B.7C.6D.2

  • 查看答案
  • 在时事政治教学中.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启发学生将“嫦娥一号&rdquo

    [案例分析题] 在时事政治教学中.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启发学生将“嫦娥一号”与“神舟六号”相类比,并让学生就“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自由发言。但课堂却陷入尴尬的沉默之中。问题:

  • 查看答案
  •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