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A . Ddrr×ddRr

B . DdRR×ddrr

C . DdRr×ddrr

D . DDRr×ddrr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

[单选题]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A . ddRR,1/8B . ddRr,1/16C . ddRR,1/16和ddRr,1/8D . DDrr,1/16和DdRR,1/8

  • 查看答案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

    [单选题]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 .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 . 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D . 以上两株亲本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

  • 查看答案
  •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

    [单选题]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59:16:16:9,则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A . 30%B . 32%C . 40%D . 60%

  • 查看答案
  •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A . 高︰矮=1︰1B . 全是矮秆C . 全是高秆D . 高︰矮=3︰1

  • 查看答案
  •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

    [单选题]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F1植株是()。A . 高矮之比是1:1B . 全是矮秆C . 全是高秆D . 高矮之比3:1

  • 查看答案
  • 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

    [单选题]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状)与一个纯合抗病高杆品种(易倒状)杂交,P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 . ddRR,1/8B . ddRr,1/16C . ddRR,1/16和ddRr,1/8D . DDrr,1/6和DdRR,1/8

  • 查看答案
  •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是纯合体。请选出

    [单选题]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是纯合体。请选出“鉴别保存纯合体抗锈病小麦”最佳方案()A . A甲×乙B . B甲、乙分别与隐性个体杂交C . C甲×甲、乙×乙D . D甲、乙分别自交后再回交

  • 查看答案
  •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

    [案例分析题]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

  • 查看答案
  • 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问答题] 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 查看答案
  • 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

    [单选题]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B . 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 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 . 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 查看答案
  •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