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最初的“嗓音共鸣说”理论并不完备,直到19世纪后半叶(1862),由于一位德国的教授发表了有名的著作《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乐感觉》以后,才奠定了人声在声学物理方面的理论基础,该教授亦被称为近代声学的鼻祖,此人是()。

A . 海尔姆霍尔兹

B . 惠特斯通

C . 加尔西亚(子)

D . 兰培尔蒂(子)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后半叶,有一位著名的德国女声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唱十课》《声乐方法的

[单选题]19世纪后半叶,有一位著名的德国女声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唱十课》《声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由于她对梅尔巴教学的成就,在当时广泛地传为佳话。罗西尼曾称赞她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真正代表,此人为()。A . 达丽娅•米卡伊洛夫娜•莱奥诺娃B . 阿列克桑德洛娃•科切多娃C . 马蒂尔德•马凯西D . 基乌里娅•格里西

  • 查看答案
  • 俄国历史中19世纪后半叶非贵族出身的第一位知识分子是()。

    [单选题]俄国历史中19世纪后半叶非贵族出身的第一位知识分子是()。A.托尔斯泰B.车尔尼雪夫斯基C.别林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

  • 查看答案
  • 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了声学物理方面对人声的研究,主要是从嗓音共鸣方面开始研

    [单选题]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了声学物理方面对人声的研究,主要是从嗓音共鸣方面开始研究。首先是由()在1837年提出了嗓音共鸣的概念。A . 曼努埃尔•加尔西亚(子)B . 海尔姆霍尔兹C . 惠特斯通D . 基欧凡尼•巴帝斯塔•兰培尔蒂(子)

  • 查看答案
  • 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歌剧舞台上出现了两位巨星,其中一位创作了两部闻名于世的歌剧

    [单选题]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歌剧舞台上出现了两位巨星,其中一位创作了两部闻名于世的歌剧《阿依达》和《奥赛罗》,作者的名字叫()。A . 瓦格纳B . 卡奇尼C . 威尔第D . 普切尼

  • 查看答案
  • “移情说”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提出的。

    [单选题]“移情说”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提出的。A . 鲍桑奎、桑塔耶那B . 阿恩海姆C . 博克D . 利普斯

  • 查看答案
  •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单选题]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拜伦和雪莱B.拜伦和巴尔扎克C.雪莱和贝克特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

  • 查看答案
  •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单选题]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拜伦和雪莱B.拜伦和巴尔扎克C.雪莱和贝克特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

  • 查看答案
  • 19世纪西方史坛,流派纷呈,19世纪下半叶兴起()。

    [单选题]19世纪西方史坛,流派纷呈,19世纪下半叶兴起()。A.兰克学派B.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C.实证主义史学D.马克思主义史学。

  • 查看答案
  •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单选题]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D.

  • 查看答案
  •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单选题]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D.

  • 查看答案
  • 最初的“嗓音共鸣说”理论并不完备,直到19世纪后半叶(1862),由于一位德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