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针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实施抽样。甲公司的应收账款包含4 00笔明细账户,账面总金额为2 000 000元。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误受风险为5%.其他相关事项如下:(1)在确定样本规模后,注册会计师认为,PPS抽样方法的抽样单元式货币单元,而实施审计测试需要针对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物单元。为了在选取样本时找到与被选中的特定货币单位相关联的明细账户实物单元,注册会计师逐项累计总体中所有项目的账面金
[试题]E.注册会计师负责对戊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针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时,E注册会计师采用了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PPS)。相关事项如下:(1)E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各个明细账户进行了初步分析,将预期存在错报的明细账户选出,单独进行函证,并将其余的明细账户作为抽样总体。E注册会计师认在预期不存在错误的情况下,PPS效率更高。(2)E注册会计师认为不需要计算抽样总体的标准差,因为PPS运用的是属性抽样原理。(3)假设样本规模为200个,E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方法,选出200个抽样单元,
[问答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对应收账款(总体规模为8000)实施控制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统计抽样方法,注册会计师的观点如下:(1)在所有的控制测试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均可采用审计抽样。(2)由于总体变异性较大,A注册会计师将总体分为三层。(3)使用不同的抽样方法影响对选取的样本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4)总体规模越大,选取的样本规模越多。(5)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6)当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时,总体可以接受。要求:针对上述(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在针对应收账款实施细节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实施统计抽样。甲公司2017年12月
[问答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在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货币资金项目。甲公司在总部和营业部均设有出纳部门。为顺利监盘库存现金,A注册会计师在监盘前一天通知甲公司会计主管人员做好监盘准备。考虑到出纳日常工作安排,对总部和营业部库存现金的监盘时间分别定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监盘时,出纳把现金放入保险柜,并将已办妥现金收付手续的交易登入现金日记账,结出现金日记账余额;然后,A注册会计师当场盘点现金,在与现金日记账核对后填写"库存现金监盘表",
[问答题]在对H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N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应收账款。N注册会计师对截止日为2008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实施了函证程序,并于20
[单选题]甲注册会计师负责对A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在对存货实施抽查程序时,甲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盘点记录的真实性B . 难以盘点的存货可以不纳入抽查范围C . 事先就拟抽取测试的存货项目与A公司沟通,以提高存货监盘的效率D . 如果盘点记录与存货实物存在差异,要求A公司更正盘点记录
[问答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对甲售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各环节进行了解、识别和评估。部分与销售业务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摘录如下:(1)每笔赊销业务均由信用管理部门经理对赊销信用进行审核,同时对超过公司信用额度的,还需要总经理审核或公司集体决策。(2)每笔销售业务均由销售经理根据销售政策审核。(3)仓库部门根据已批准的销售单供货,并且编制连续编号的出库单。(4)发运部门按照审核批准的销售单供货。(5)负责开具发票的人员在编制每张销售发票之前,独立检
[问答题] 在对H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N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应收账款。N注册会计师对截止日为2012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实施了函证程序,并于2013年2月15日编制了以下应收账款函证分析工作底稿:要求:假定选择函证的应收账款样本是恰当的,应收账款的可容忍错报是30000元,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N注册会计师编制的上述工作底稿中存在哪些缺陷?(2)针对上述工作底稿中显示的实施函证时遇到的问题和回函结果,N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问答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对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存货进行监盘时,发现部分存货的财务明细账、仓库明细账、实物监盘三者的数量不一致,相关资料如下:要求:(1)根据监盘结果,假定不考虑舞弊以及财务明细账串户登记、仓库明细账串户登记的情况,逐项分析存货数量差异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2)针对存货的财务明细账数量与实物监盘数量不一致情况,简要说明应当实施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