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施工,开工后两个月,下台阶开挖700m,上台阶开挖490m,二次衬砌200m。该隧道出口段通过一天然冲沟,山势险峻,围岩覆盖层最薄处仅4m。在上台阶继续开挖过程中上拱部出现冒顶塌方事件,致使数名工人被困在洞内。

问题:

1.隧道施工组织安排有何问题?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何种措施?

3.抢救洞内施工人员应如何进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一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2813米。隧道围岩有Ⅲ、Ⅳ级两种。采用钻爆施工。隧道进、出

[案例分析题] 一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2813米。隧道围岩有Ⅲ、Ⅳ级两种。采用钻爆施工。隧道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同时施工,采用机械通风。两个施工队将项目部配置的2台通风机分别置于隧道的进、出口处。在进口洞门开挖时,施工队将部分弃碴临时堆置在洞口的边坡处,并将通风机安置在弃碴堆的平台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当进口端作业到508米时,由于下雨,致使洞口边坡弃碴堆坍塌,通风设备损坏。事件2.当出口端施工到1074米时,掌子面爆破作业后,通风30分钟,随即指派汽车司机进洞检查。司机经检查确认洞内空气

  • 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br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铁路隧道,隧道长2600m,进口段为风化岩,节理发育.破碎,围岩为Ⅳ级,出口段为堆积层,厚度较厚,围岩为Ⅵ级,正洞围岩均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铁路隧道,隧道长2600m,进口段为风化岩,节理发育.破碎,围岩为Ⅳ级,出口段为堆积层,厚度较厚,围岩为Ⅵ级,正洞围岩均

  • 查看答案
  • 单口掘进长度在3km以上的单线铁路隧道常用的出碴运输方式是()。

    [单选题]单口掘进长度在3km以上的单线铁路隧道常用的出碴运输方式是()。A . 无轨运输B . 有轨运输C . 混合运输D . 皮带运输

  • 查看答案
  • 对于长度为3km的山岭石质铁路隧道,开挖方法为()。

    [单选题]对于长度为3km的山岭石质铁路隧道,开挖方法为()。A.钻爆施工法B.掘进机施工法C.盾构施工法D.沉管施工法

  • 查看答案
  • 3km以上单线隧道应采用的出碴方式是()。

    [单选题]3km以上单线隧道应采用的出碴方式是()。A . 有轨运输B . 无轨运输C . 斜井运输D . 竖井运输

  • 查看答案
  • 3km以上单线隧道应采用的出渣方式是()。

    [单选题]3km以上单线隧道应采用的出渣方式是()。A.有轨运输B.无轨运输C.斜井运输D.竖井运输

  • 查看答案
  • 某铁路隧道围岩岩体纵波速度为3.6km/s,围岩中岩石纵波速度为4.8km/s,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某铁路隧道围岩岩体纵波速度为3.6km/s,围岩中岩石纵波速度为4.8km/s,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63MPa,隧道围岩中地下水量较大,围岩应力状态为高应力,隧道埋藏较深,不受地表影响。该铁路隧道围岩的级别为()。A . Ⅰ级B . Ⅱ级C . Ⅲ级D . Ⅳ级

  • 查看答案
  • 根据铁路隧道围岩等级判定,IV级围岩岩体特征是()。

    [多选题]根据铁路隧道围岩等级判定,IV级围岩岩体特征是()。A.极硬岩,岩体破碎B.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C.较软岩,岩体破碎D.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E.较

  • 查看答案
  • 某新建铁路隧道长1850m,隧道围岩设计均为Ⅲ级,局部有岩爆地层。两个施工队分别

    [案例分析题] 某新建铁路隧道长1850m,隧道围岩设计均为Ⅲ级,局部有岩爆地层。两个施工队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同时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3m。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制定了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出碴安全技术措施和用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并由项目经理对工班长进行了口头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进口段按设计掘进到620m处,施工人员在进行锚喷作业时,拱顶处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处地层围岩为Ⅳ级,局部较松散。事件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4m时,出口段施工队在未通知进口段施工队的情况下,

  • 查看答案
  • 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波速为4.0km/s,岩体纵波波速为2.

    [单选题]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波速为4.0km/s,岩体纵波波速为2.5km/s,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可将围岩初步定性划分为下列()个等级。A . ⅢB . ⅣC . ⅤD . Ⅵ

  • 查看答案
  •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铁路单线隧道工程长度3km,岩体为Ⅳ~Ⅴ级围岩,采用正台阶钻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