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张老师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随意描绘或捏塑,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填塞。张老师的这一观点主要违背了学生观中的(  )。

A.学生身心发展是具有规律的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学生是责权主体

D.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初中老师张老师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随意描绘或捏塑。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进行填塞。张老师这一观点主要违背了学生观中的()。

[单选题]初中老师张老师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随意描绘或捏塑。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进行填塞。张老师这一观点主要违背了学生观中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认为一年级的学生都还小,当面数落学生几句难听话也没有任何问题。你认为张老师的观点(  )。

    [单选题]张老师认为一年级的学生都还小,当面数落学生几句难听话也没有任何问题。你认为张老师的观点( )。A.是正确的,家长有时对孩子说一些“稍难听”的话。孩子一

  • 查看答案
  • 学生干部选举前,有学生家长给班主任张老师送礼请求他予以照顾,张老师拒绝了家长的要求。张老师的这一做法(  )。

    [单选题]学生干部选举前,有学生家长给班主任张老师送礼请求他予以照顾,张老师拒绝了家长的要求。张老师的这一做法(  )。A.正确,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B.正确,符

  • 查看答案
  •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中一种是(  ),它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充的装知识的容器,对教室来说,学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单选题]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中一种是(  ),它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充的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认为,教育数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奖励强化,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支持张老师的观点?(  )

    [单选题]张老师认为,教育数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奖励强化,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支持张老师的观点?(  )A.斯金纳B.布鲁纳C.布卢姆D.马斯洛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是某年级的班主任,因为学生太淘气屡教不改,一气之下对学生进行了体罚,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单选题]张老师是某年级的班主任,因为学生太淘气屡教不改,一气之下对学生进行了体罚,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

  • 查看答案
  • 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张老师让学生为当地的环保局设计一个方案,学生通过查阅图书

    [多选题] 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张老师让学生为当地的环保局设计一个方案,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常对附近工厂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了有理有据的环保方案。张老师的教学方法说明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越性()A .锻炼了学生的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B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C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堂课的前十分钟,张老师都会依次安排一位学生上台演讲。这说明张老师的教育()。

    [单选题]张老师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堂课的前十分钟,张老师都会依次安排一位学生上台演讲。这说明张老师的教育()。A.面向全体学生B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的班级里有12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80个学生喜欢数学,100个学生喜欢

    [单选题]张老师的班级里有12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80个学生喜欢数学,100个学生喜欢语文。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的推断,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_。A.40个男生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B.40个喜欢语文的男生不喜欢数学C.60个喜欢语文的女生不喜欢数学D.60个喜欢数学的男生中只有10个喜欢语文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的班级里有12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80个学生喜欢数学,100个学生喜欢

    [单选题]张老师的班级里有12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80个学生喜欢数学,100个学生喜欢语文。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的推断,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_。A.40个男生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B.40个喜欢语文的男生不喜欢数学C.60个喜欢语文的女生不喜欢数学D.60个喜欢数学的男生中只有10个喜欢语文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随意描绘或捏塑,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填塞。张老师的这一观点主要违背了学生观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