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摘自邓拓《不求甚解》有删改)
问题:(1)“不求甚解”包括哪两个层面的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2)文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与“不求甚解”“鞠躬尽瘁”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单选题]与“不求甚解”“鞠躬尽瘁”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陶渊明诸葛亮B.王安石诸葛亮C.陶渊明刘备D.欧阳修周瑜

  • 查看答案
  • 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

    [主观题]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

  • 查看答案
  • 以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善于关往,但不求甚解、交情浅薄、缺乏耐心和毅力为特征的气质

    [单选题]以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善于关往,但不求甚解、交情浅薄、缺乏耐心和毅力为特征的气质是()A . 多血质B . 胆汁质C . 粘液质D . 抑郁质

  • 查看答案
  •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往

    [单选题]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

  • 查看答案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讲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单选题]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讲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不求甚解”应理解为()。A . 不需要深刻的理解B . 略读的一种方法C . 不穿凿字句,讲究体察阅读D . 表明了一种阅读态度

  • 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一<br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

  • 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br />下面是学生的一则日记:<br />王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广受同学们欢迎的好老师。<br />王老师整天笑眯眯的,十

    [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下面是学生的一则日记:王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广受同学们欢迎的好老师。王老师整天笑眯眯的,十分和蔼可亲。她经常主动

  • 查看答案
  • 艺术欣赏的态度,其实是一种专注。( )<br />对<br />错

    [判断题]艺术欣赏的态度,其实是一种专注。( )对错A.对B.错

  • 查看答案
  • 净土宗的修持不求()

    [单选题]净土宗的修持不求()A .念佛B .发愿C .神通。

  • 查看答案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1<br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br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br />材料2

    [问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材料22009年11月21日上午,昆明市区大型商业区

  • 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br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