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似动现象的陈述,错误的是()A.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B.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无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
[单选题]荣格将人格划分为()A.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本我、自我、超我C.意识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D.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E.人格面具、阴影
[单选题]相关研究的优点是()A.导向个体的深入研究B.研究众多变量间的关系C.建立因果关系D.控制具体变量E.存在自我报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单选题]认为强化是一种简单而又法力无边的法则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华生C.班杜拉D.多拉德E.米勒
[单选题]某患者感知自己所见物体如隔一层帷幔,周围房屋像是纸糊的一样,而人更像是没有生命的木偶,但其自制力尚可。那么,该患者的情形最可能是()A.视物变形症B.
[单选题]一组以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并伴有痛苦体验或(和)社会功能损坏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称之为()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C.神经症D.心身疾
[单选题]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依次是()A.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青春期B.口唇期;潜伏期;肛门期;生殖器、期;青春期C.口唇期;肛门期;生殖
[单选题]提出无意识说的心理学流派是()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格式塔心理学E.精神分析学派
[单选题]下列有关种系心理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A.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B.种系心理发展包括动物心理进化和人类心理进化两个过程C.动物心
[单选题]海德提出的著名理论是()A.侵犯一挫折假说B.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C.本能论D.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E.平衡理论
[单选题]斯金纳认为,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A.连续强化B.部分强化C.负强化D.惩罚E.忽视
[单选题]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是()A.0~2岁B.2~7岁C.7~11岁D.12~15岁E.16~18岁
[单选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指的是()A.成功命题B.刺激命题C.价值命题D.剥夺与满足命题E.侵犯与赞同命题
[单选题]关于婴幼儿大脑形态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婴儿大脑出生时已是成人脑重的50%B.0~1岁时婴儿脑重增长最快,3岁时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C.大脑皮
[单选题]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需要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是()A.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单选题]下列有关错觉的陈述,错误的是()A.一种特殊的知觉形式B.人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歪曲C.人们会产生一些共同的错觉D.诱发运动是
[单选题]情绪研究的维度是()A.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B.强度、肌张力水平、快感度、复杂度C.愤怒、快乐、恐惧、悲哀D.心境、激情、应激E.积极情绪、消
[单选题]“创新一罪恶”危机得以积极解决的结果是()A.能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B.能投入工作和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C.秩序感和意义感,对自已和
[单选题]“勤奋一自卑”危机所处的年龄阶段是()A.0~1岁B.1~3岁C.4~5岁D.6~11岁E.12~20岁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人际交往健康的标志()A.乐于交往B.广泛交往C.敢于交往D.善于交往E.具有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
[单选题]下面关于强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强化的数量越小,学习的速度越快B.在反应之后立即给予奖励与惩罚是无效的C.强化定义为减弱反应可能性的任
[单选题]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冯特B.弗洛伊德C.詹姆斯D.华生E.韦特海默
[单选题]婴儿获得形状恒常性是在()A.2个月以前B.3个月时C.4个月以前D.6个月以前E.8、9个月以前
[单选题]个体在应激过程中对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这称为()A.反应B.激励C.适应D.应对E.应激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的是()A.说服者B.改变者C.沟通信息D.情景E.态度测量的方法
[单选题]情绪思维的形成是在()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少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
[单选题]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E.角色选择
[单选题]绝对阈限指的是()A.有10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刺激值B.有5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刺激值C.有25%的次数被察觉到的刺激值D.有1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
[单选题]在健康评估时常用的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是()A.CMIB.LNNBC.HRD.WMSE.TAT
[单选题]生殖器期的年龄是()A.出生至8个月B.出生后的第2年C.3~5岁D.6~12岁E.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