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中学物理题库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

  • 查看答案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图示状态A经状态C变化到状态B,则气体()

    [单选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图示状态A经状态C变化到状态B,则气体()A . AC过程中压强增大、内能增大B . AC过程中压强减小、内能不变C . CB过程中压强增大、内能增大D . CB过程中压强减小、内能增大

  • 查看答案
  • 李老师“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评课教师认为学

    [问答题] 李老师“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评课教师认为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例如,李老师提出问题后.通常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懂了”“是”……,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以“阿基米德原理”内容为例,写出一个能引导学乍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课堂提问。

  • 查看答案
  • 电流和电路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

    [问答题] 电流和电路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是学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前提。在一堂课上,杜老师设计了分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你是杜老师,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一个教学结课片段,并说明设计思路。

  • 查看答案
  •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做到加强物理学与

    [问答题]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做到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 查看答案
  •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υ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

    [单选题]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υ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B . 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C . 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时的动D . 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 查看答案
  • 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质量指数(API)所选用的参数为PM、SO、NO、CO、O,其

    [单选题]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质量指数(API)所选用的参数为PM、SO、NO、CO、O,其中下列哪项为必测参数()。A . PM10、SO2、COB . NO2、CO、O3C . SO2、NO2、COD . PM10.SO2、NO2E . CO、O3、SO2

  • 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标准为:“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材料二:下面是初中物理有关杠杆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展示:汽水瓶,问学生如何打开瓶盖;生活中的杠杆(剪刀、扳手、订书机、手动抽水机等)。提问:你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等)。总结: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

  • 查看答案
  •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巩固已学概念。

    [问答题]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巩固已学概念。

  • 查看答案
  • “功”是一个直接定义的物理概念。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直接给出定义,“为什么用

    [问答题] “功”是一个直接定义的物理概念。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直接给出定义,“为什么用力和路程f或者位移)的乘积来度量功”学生却不知道。这一段的教学是个难点,请你思考一下,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功?

  • 查看答案
  • 教学评价是依据所确立的物理教学目标,运用评价手段和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满

    [单选题]教学评价是依据所确立的物理教学目标,运用评价手段和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满足其教学对象的需求所给的价值判断。下列哪个不是教学评价的功能?()A . 诊断功能B . 导向功能C . 激励功能D . 管理功能

  • 查看答案
  • 张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堂课上,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牛顿定律,在课堂的导入方面

    [问答题] 张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堂课上,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牛顿定律,在课堂的导入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决定用直观演示的方法,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是在正式课堂导入部分,播放了电影《热血飞车》节选的撞车场面。但是发现同学们看了电影之后,整个课堂思路都停留在电影的场景上,并没有达到引导同学们快速进入课堂状态的目的。根据上述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课堂导入的作用,评价一下张老师的课堂导入是否合理。(2)结合这个教学问题,请你来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课堂导入,并说明设计意图。

  • 查看答案
  •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

    [单选题]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σ为()A . ε0EB . ε0ε1EC . εrED . (ε0εr-ε0)E

  • 查看答案
  • 软件维护包括()和改进性维护。

    [填空题] 软件维护包括()和改进性维护。

  • 查看答案
  •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

    [问答题]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论之一。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简述倡导“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意义。

  • 查看答案
  • 在学习了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后,学生要测一个大石块的密度,由于石块过大无法用量简直

    [问答题] 在学习了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后,学生要测一个大石块的密度,由于石块过大无法用量简直接测量其体积,所以就用烧杯粗略测定了。教师发现此现象后,叫了暂停,问石块大了怎么办?提出方法,并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
  •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

    [单选题]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圆环平面位于纸面内如图乙所示,令I1、I2、I3分别表示oa、ab、bc段的感应电流,f1、f2、f3分别表示金属环对应感应电流时其中很小段受到的安培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I1沿逆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B . 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C . f1方向指向圆心,f2方向指向圆心D . f2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3方向指向圆心

  • 查看答案
  • 物理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内容,然后问:“同学们,听懂了吗?”

    [问答题] 物理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内容,然后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正确评价。

  • 查看答案
  • 在教学中怎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问答题] 在教学中怎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 查看答案
  • 试举例说明,物理规律的类型。

    [问答题] 试举例说明,物理规律的类型。

  • 查看答案
  • 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提出了

    [问答题] 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根据以上材料,

  • 查看答案
  •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

    [问答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实验步骤:(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2)把

  • 查看答案
  • 教师播放了瀑布和郭晶晶跳水的镜头。学生对郭晶晶的跳水动作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瀑

    [问答题] 教师播放了瀑布和郭晶晶跳水的镜头。学生对郭晶晶的跳水动作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瀑布和郭晶晶跳水的动作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下落方向都是向下的。教师:都是向下落向地面,说得真好。教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现象吗?学生分别举了跳伞运动员、铅球、雨滴等例子。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用“好”“很好”做了点评。教师: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向地面落呀?学生:因为地球在吸引它们。教师:我们知道,重力的作用使物体落向地面,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个特点设计方案证明重力的方向?学生阐述实验方案:利用细线悬挂小球,然后

  • 查看答案
  • 初二某位学生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出。他认为这两

    [问答题] 初二某位学生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得出。他认为这两种表达式具有相似之处,并根据欧姆定律的表述方式对进行了描述: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1)请指出该生的描述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电阻的定义式。

  • 查看答案
  • 密接式车钩与缓冲器之间的组装由8个()的连接螺栓完成。

    [单选题]密接式车钩与缓冲器之间的组装由8个()的连接螺栓完成。A . M30B . M38C . M40D . M50

  • 查看答案
  •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问答题]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 查看答案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问答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查看答案
  •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χ=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

    [单选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χ=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周期为4.0sB . 振幅为20cmC . 传播方向沿χ轴负向D . 传播速度为10m/s

  • 查看答案
  • 如图所示,一导体球A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单选题]如图所示,一导体球A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在A球球心与P点连线上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B,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当A、B同时存在时,根据场强叠加原理.P点的场强大小应为()A . EB . E+EC . |E+E|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查看答案
  • 质量为m的小球A,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υ0。与质量为3m的静止

    [单选题]质量为m的小球A,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υ0。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1/3,则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可能为()A . B . C . D .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