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题库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

[单选题]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A .适应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B .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C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 . 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 查看答案
  • 某一时期,从澳门出发的国际贸易航线有:澳门-马六甲(马来西亚)-果阿(印度)-里

    [单选题]某一时期,从澳门出发的国际贸易航线有:澳门-马六甲(马来西亚)-果阿(印度)-里斯本(葡萄牙);澳门-长崎(日本);澳门-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这一时期最早是()A .13世纪B .14世纪C .15世纪D . D.16世纪

  • 查看答案
  •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

    [单选题]《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A .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B .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C .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D . D.土地数量决定生活质量

  • 查看答案
  •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采取了“全程战略指导”方针,试图将日军由北向南、直取武汉的战

    [单选题]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采取了“全程战略指导”方针,试图将日军由北向南、直取武汉的战争路线改变为由东往西的不利路线。为此,国民政府积极组织了()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 D.武汉会战

  • 查看答案
  • 早期圈地运动受害者和牺牲品是农民阶级的最低阶层:小农、帮工、靠公地维持生计的穷人

    [单选题]早期圈地运动受害者和牺牲品是农民阶级的最低阶层:小农、帮工、靠公地维持生计的穷人们。封建庄园解体,人口流离失所,乡村生活颓废。“上帝的牧羊人”——乡村牧师发现:以前40个人赖以生存的地方,现在只有1个人和他的1名牧人把它占为己有了。下列关于圈地运动的说法,准确的是()A .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B .使农民摆脱了贫困C .使农村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D . D.让广大农村日益走向没落

  • 查看答案
  •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

    [单选题]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 .“一边倒”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另起炉灶”D . D.“求同存异”

  • 查看答案
  •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

    [单选题]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①自然经济占主导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对外贸易发达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 D.①④

  • 查看答案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提到:“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

    [单选题]《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提到:“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勇(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A .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B .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C .中国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薄D . D.民众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查看答案
  • 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

    [单选题]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此大国关系最有可能是()A .二战前的日美关系B .二战中的法德关系C .“冷战”中的美苏关系D . D.“冷战”后的美俄关系

  • 查看答案
  • 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

    [单选题]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 .“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 .“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 . 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 查看答案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

    [单选题]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A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B .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C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 . D.中共“七大”召开

  • 查看答案
  • “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

    [单选题]“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A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 .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 .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D .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 查看答案
  •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

    [单选题]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 .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 .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 .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 .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 查看答案
  • 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

    [单选题]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当然,从中亦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 .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C .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D . 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

  • 查看答案
  • 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

    [单选题]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该诗信息说明了唐朝()①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商业繁荣②人们重利轻义,儒家仁义道德遭破坏③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④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汇集了各地特产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 D.③④

  • 查看答案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

    [单选题]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C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D .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查看答案
  • “马歇尔援助是输血,它维持了软弱的西欧经济,并使欧洲经济具有促进其本身复兴的力量

    [单选题]“马歇尔援助是输血,它维持了软弱的西欧经济,并使欧洲经济具有促进其本身复兴的力量”。材料说明马歇尔计划()A . 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 . 加快了欧洲经济的恢复C . 推动了西欧一体化进程D . 改善了美欧之间的关系

  • 查看答案
  • “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

    [单选题]“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这一革命是指()A .美国独立战争B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C .俄国十月革命D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查看答案
  • 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

    [单选题]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A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B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C .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D . D.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

  • 查看答案
  • 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

    [单选题]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是()A . 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B . 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C .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D .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 查看答案
  • 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码(1码=0.9

    [单选题]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码(1码=0.9144米)以上的丝绵毛织物、0.5千克以上的糖或盐,由上海外运须经许可;2千克以上的米面、5千克以上的豆类、20个以上的鸡蛋由外地运入上海也须经许可。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 D.三大改造时期

  • 查看答案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

    [单选题]“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A .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 .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C .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D .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 查看答案
  •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

    [单选题]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新旧“冷战”的基本共同特征是()A .美国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 .美国交替采用战争与缓和政策C .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D .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 查看答案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

    [单选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A .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B .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C .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D .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查看答案
  • 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

    [单选题]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北京是商业中心B .繁忙的海外商运C .交通运输的便捷D . D.区域商帮的出现

  • 查看答案
  •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

    [单选题]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A .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B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D .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 查看答案
  • 我们之所以说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一个

    [单选题]我们之所以说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主要原因是()A .文中强调了建立共产党,有先进理论指导的重要性B .文中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C .文章的发表,看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哲学经历了崇拜——怀疑——批判这一不断升华的过程D . D.马克思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

  • 查看答案
  • 从春秋战国时起,各个国家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商业经营或采取官营的方式,或采取民

    [单选题]从春秋战国时起,各个国家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商业经营或采取官营的方式,或采取民营的方式,但基本上是民营占主导地位。而到汉武帝时期,官营工商业开始占据绝对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 .儒学主体地位的影响B .中央集权力量强大C .采取重农抑商政策D . D.国家政治实现统一

  • 查看答案
  •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

    [单选题]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A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 . 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C . 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D .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 查看答案
  •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

    [单选题]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下列事件体现了艾奇逊观点的是()A .德国被一分为二B .中美关系正常化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 D.美国从越南战场撤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