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男性,26岁。既往性格温和。半年前车祸致脑外伤,近2个月来脾气变得暴躁,常因小事发脾气,摔东西,冲动,做事不顾后果。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A . 分裂型人格障碍B . 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C . 人格改变D . 偏执型人格障碍E . 冲动型人格障碍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有关应激与应激源的描述以下哪项不对()A . 应激是指外界刺激对机体的影响B . 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C . 应激状态中的个体常有内环境紊乱D . 心理健康者是因为较少碰到应激源E . 应激源可以来源于个体生活环境中的方方面面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16岁。3个月前考上省城重点高中读寄宿(离家较远),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不及格,期间几次打电话给父母诉述心情不好、头胀并要求终止学业,后经家长、老师开导后勉强继续学习。最近一次物理考试考了班上倒数第一而由家人带来就诊。此病人的长期治疗计划中,哪项不合适()A .抗精神药物治疗至少一年以上B . 应合并心理治疗C . 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半年D . 应定期随访E . 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22岁,诉全身骨骼、肌肉疼痛伴恶心1天前来就诊。病人表现烦躁不安,体查见心率加快、流涕流泪、震颤、鸡皮疙瘩、瞳孔扩大,病人乞求医生注射哌替啶止痛。此病人的长期治疗计划中,哪项不合适()A . 此病人的长期治疗计划中,哪项不合适B . 逐渐增加替代治疗药物剂量C . 认知行为治疗D . 群体治疗E . 应定期随访,防止复吸F . 家庭治疗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神经症性障碍的药物治疗,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A . 症状控制后,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是必须的B . 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可用于神经症性障碍的治疗C . 不应将药物的副作用预先向患者说明,以免造成不良的暗示D . 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和药物的作用特点,可联合使用不同种类药物E . 联合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哪项不是处于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表现()A . 体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B . 体内神经内分泌发生改变C . 体内免疫功能发生变化D . 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E . 常表现交感神经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表演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哪项不对()A . 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B . 暗示性强C . 爱表现,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人注意D . 过分疑虑及谨慎E . 卖弄风情,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单选题,B1型题] 痛苦是潜意识冲突和童年期创伤的结果()A . 精神分析B . 认知行为治疗C . 人本主义治疗D . 家庭治疗E . 森田治疗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病前性格外向,开朗,爱好广泛,好与人交往。3周来因被女友提出分手后,表现郁闷、不上课、不出门,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整日饮啤酒消愁。其父40多岁患双相情感障碍,自杀身亡。精神检查可引出明显的情感低落,无自杀企图。对患者最适宜的药物治疗措施是()A .阿米替林B . 文拉法辛C . 地西泮D . 碳酸锂E . 卡马西平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神经衰弱的描述,下列何者不正确()A . 神经衰弱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B . 神经衰弱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C . 诊断神经衰弱应首先除外其他疾病D . 神经衰弱的发病常常与脑力和体力活动后有关E . 精神易兴奋和易疲乏是神经衰弱的重要症状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女,34岁。近半年来每于人多处即感紧张,胸闷、心慌、大汗淋漓,因此害怕出门,逐渐发展到出门前即开始心慌胸闷,因此外出时须有人陪同或尽量避免出门,最可能的诊断是()A . 社交焦虑障碍B . 广泛性焦虑C . 恐惧症D . 抑郁症E . 惊恐障碍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20岁。凭空闻声5年,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冲动打人半年入院。既往体健。病前性格内向、孤僻。家族史阴性。精神检查可引出明确的言语性与命令性幻听,思维内向性,情感淡漠,在幻听支配下有冲动行为。患者曾接受氯丙嗪600mg/d治疗6个月和喹硫平750mg/d治疗6个月。目前氯氮平600mg/d治疗14个月,幻听与冲动仍未控制。制定进一步治疗措施前,必须完成的评估不包括()A .血常规B . 药物浓度C . 腹部B超D . 脑电图E . 心电图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女,26岁。近1个月来多次出现发作性胸闷、心慌、大汗和呼吸困难,不时觉四肢麻木,伴濒死感,每次持续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后才能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等检查未见异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 广泛性焦虑障碍B . 广场恐惧症C . 惊恐发作D . 社交焦虑障碍E . 冠心病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心理发育障碍是指儿童正常的哪一发展过程受阻()A . 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B . 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C . 注意及记忆D . 智力和人际交往E . 智力和人格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表现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的人格障碍是()A . 强迫型B . 回避型C . 边缘型D . 表演型E . 反社会型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PTSD的临床表现除了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回避使患者触景生情的活动情况外,与上述症状并存的常见症状是()A . 躁狂状态B . 过度警觉C . 冲动行为D . 幻觉和妄想E . 强迫状态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哪项不对()A . 与遗传有关B . 与大脑发育延迟有关C . 与童年不良经历无关D . 与教养方式有关E . 与不良生活环境有关
[单选题,B1型题] 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强化性的奖赏,培植对于将来奖赏的期望,使其对治疗保持兴趣()A . 引导技术B . 构架技术C . 安慰和承诺技术D . 情感反映技术E . 暗示技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有关性心理障碍患者病因的说法,哪项不对()A . 性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B . 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失当C . 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D . 多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辨认能力E . 社会不良影响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包括哪两种类型()A . 冲动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B . 冲动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C . 偏执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D . 边缘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E . 表演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与强迫障碍的强迫症状最主要的鉴别点是()A . 前者往往不为强迫症状苦恼B . 前者对症状常无明显治疗要求C . 前者的强迫症状内容可荒谬离奇D . 前者的强迫症状严重影响社会功能E . 前者有阳性和阴性精神病性症状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某女,38岁,研究生文化,教师。因头痛、胸闷、心慌、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睡眠差2年就诊。患者2年前因担任毕业班教师觉压力过大,渐起全身不适,头痛,烦躁,没耐心,不时胸闷心慌,经常莫名其妙的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入睡困难,梦多。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正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抑郁障碍B . 神经衰弱C . 惊恐障碍D . 广泛性焦虑障碍E . 恐惧症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应激相关障碍与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共同点是()A . 反复发作B . 精神症状内容与创伤无关C . 症状表现为夸张色彩或表演色彩D . 暗示治疗有效E . 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女,29岁,教师。因大学期间恋爱失败一度不自信,后被安排相亲见面,均因各种原因失败,自卑感加重。近两年渐发展到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有意躲避异性,必须与异性接触时,感到紧张,出现心慌、头晕、出汗,情绪不稳,甚至面对男性学生仍出现类似情况,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 . 精神分裂症B . 广泛性焦虑C . 社交焦虑障碍D . 抑郁症E . 惊恐障碍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女,32岁。因疑人议论,回避与异性交往1年余来诊。患者2年前怀疑丈夫有外遇,为求报复,接受一男同事邀请外出吃饭,后感到后悔。以后见到他时感到紧张、脸红,后逐渐发展到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有意躲避异性,必须与异性接触时,就心慌、头晕、出汗,情绪不稳,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不愿出门,担心大家都知道自己曾经“出轨过”,认为大家都在议论自己是个“坏女人”。患者经门诊数次心理咨询后明白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仅一次外出吃饭不与“出轨”挂钩,但仍害怕并避免与异性接触,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单选题,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52岁。因头痛、恶心、欲吐、低热1周入院,考虑:病毒性脑炎。给予激素和抗病毒治疗的第3天夜里突然出现大喊、要往外冲,说有危险,打骂阻止他逃跑的人,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泵人后渐安静入睡,事后对打人事件不能回忆。最适合的处理是()A .丙戊酸钠B . 氟西汀C . 氟哌啶醇D . 丁螺环酮E . 碳酸锂
[单选题,B1型题] 个体问题是受到系统的影响的结果或是对系统过程的一种反应()A . 精神分析B . 认知行为治疗C . 人本主义治疗D . 家庭治疗E . 森田治疗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男,19岁,学生。近半年来不愿与人来往,初时认为同学议论自己、瞧不起自己,学习成绩下降,后发展至不出门,觉得紧张害怕,担心有人害。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 精神分裂症B . 抑郁症C . 广泛性焦虑障碍D . 社交焦虑障碍E . 心境障碍
[单选题,B1型题] 心理障碍是成长过程受阻碍的结果()A . 精神分析B . 认知行为治疗C . 人本主义治疗D . 家庭治疗E . 森田治疗
[单选题,B1型题] 病态是习得的错误方式()A . 精神分析B . 认知行为治疗C . 人本主义治疗D . 家庭治疗E . 森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