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综合题库

患者腹泻,日3~5次,为稀水便,有后重感,伴腹痛,时口渴,时悸,四肢欠温,脉弦,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腹泻,日3~5次,为稀水便,有后重感,伴腹痛,时口渴,时悸,四肢欠温,脉弦,治疗当用()A . 黄芩汤B . 白头翁汤C . 四逆散D . 葛根芩连汤E . 理中汤

  • 查看答案
  • 有攻下实热、荡除燥结作用的是()

    [单选题,B1型题] 有攻下实热、荡除燥结作用的是()A . 抵当汤B . 抵当丸C . 桃核承气汤D . 五苓散E . 大承气汤

  • 查看答案
  • 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机理是()

    [单选题,B1型题] 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机理是()A . 风寒外束,营阴郁滞B . 阳虚阴盛,气血运行不畅C . 营气不足D . 阴盛格阳,阳亡阴竭E . 阴寒内盛,虚阳外越

  • 查看答案
  •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当用()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当用()A . 猪苓汤B . 黄连阿胶汤C . 四逆汤D . 四逆散E . 炙甘草汤

  • 查看答案
  • 栀子豉汤主治()

    [单选题,B1型题] 栀子豉汤主治()A .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B . 心中懊,呕逆C . 心烦懊,心下痞塞D . 心烦懊,下利E . 心烦懊,胸中窒

  • 查看答案
  •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治用()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治用()A . 半夏泻心汤B . 大柴胡汤C . 黄连汤D . 甘草泻心汤E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 查看答案
  • “发汗不解,……,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需补充的原文是()

    [单选题,B1型题] “发汗不解,……,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需补充的原文是()A . 心烦腹满者B . 腹满而吐者C . 腹满而喘者D . 腹满痛者E . 腹胀满者

  • 查看答案
  • 干姜附子汤证的主症主脉不包括()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干姜附子汤证的主症主脉不包括()A .发热恶寒B .不呕C .不渴D . D.脉沉微E .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

  • 查看答案
  • 根据原文伤寒“干呕、发热而咳”的病机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根据原文伤寒“干呕、发热而咳”的病机是()A . 邪热壅肺,肺失宣降B . 风邪外束,胃气上逆C . 水热互结,水邪上逆D . 邪入半表半里E .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 查看答案
  •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者,宜用何方()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者,宜用何方()A .桂枝麻黄各半汤B .桂枝二麻黄一汤C .桂枝二越婢一汤D . D.桂枝汤E .小柴胡汤

  • 查看答案
  •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治宜()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治宜()A . 栀子鼓汤B . 栀子甘草豉汤C . 栀子生姜豉汤D . 栀子厚朴汤E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查看答案
  • 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A . 升举脾阳,祛散寒湿B .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C . 温中散寒,消积导滞D . 健脾和胃,利水祛湿E . 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 查看答案
  • 仲景诸方干姜必伍生附,但有一方例外,干姜与炮附配伍,该方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仲景诸方干姜必伍生附,但有一方例外,干姜与炮附配伍,该方是()A . 白通汤B . 通脉四逆汤C . 四逆汤D . 真武汤E . 乌梅丸

  • 查看答案
  • 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A . 太阴脾虚,痰食积滞B . 脾虚湿滞,气机不畅C . 邪陷阳明,腑气不通D . 误下伤脾,气血不和,气机壅滞,经络不通E . 误下邪陷,水湿积于胸膈,波及腹部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项不属于调胃承气汤的适应症()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调胃承气汤的适应症()A . 蒸蒸发热B . 心下硬满C . 腹满D . 心烦E . 谵语

  • 查看答案
  • 《伤寒溯源集》的作者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溯源集》的作者是()A . 王叔和B . 成无己C . 柯韵伯D . 钱天来E . 尤在泾

  • 查看答案
  • 《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的病机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的病机是()A . 髓海不足B . 精神将夺C . 神明之乱D . 肝魂不藏E . 气血亏虚

  • 查看答案
  •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治宜()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治宜()A . 葛根汤B . 大柴胡汤C . 黄芩汤D . 小柴胡汤E . 芍药汤

  • 查看答案
  • 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A . 未伤津液B . 无腹痛C . 有碍宣通阳气D . 更利于解表E . 无需调和营卫

  • 查看答案
  • 炙甘草汤方药组成中不含下面哪一项()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炙甘草汤方药组成中不含下面哪一项()A . 麻仁、生地B . 人参、生姜C . 白术、芍药D . 阿胶、麦冬E . 甘草、桂枝

  • 查看答案
  • 原文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宜用()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原文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宜用()A .大建中汤B .桂枝加桂汤汤C .苓桂甘枣汤汤D . D.小建中汤E .桂枝人参汤

  • 查看答案
  •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治宜用()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治宜用()A . 大柴胡汤B . 小柴胡汤C . 大承气汤D . 调胃承气汤E . 小承气汤

  • 查看答案
  • 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多少首()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多少首()A . 110方B . 111方C . 112方D . 113方E . 150方

  • 查看答案
  • 结胸证其状如何()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结胸证其状如何()A .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B . 按之痛,寸脉沉,关脉浮C .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紧D .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E . 按之痛,寸脉沉紧,关脉浮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项宜用白通加猪胆汁汤()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哪项宜用白通加猪胆汁汤()A .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B .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C .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D . 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逆,身蜷恶寒,自利而渴,小便色白E . 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

  • 查看答案
  •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出现小便不利的原因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出现小便不利的原因是()A . 阳气虚衰,气化无力B . 津液亏虚,化源不足C . 阴虚有热,水气不化D . 三焦决渎失职,水道不调E . 膀胱气化不利,经气郁滞

  • 查看答案
  • 《伤寒溯源集》的作者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溯源集》的作者是()。A . 王叔和B . 成无己C . 柯韵伯D . 钱天来E . 尤在泾

  • 查看答案
  • “伤寒,阳脉湿,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应当先予以()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阳脉湿,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应当先予以()A . 黄连汤B . 黄芩汤C . 小柴胡汤D . 小建中汤E . 理中汤

  • 查看答案
  • 桂枝加附子汤证的治法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桂枝加附子汤证的治法是()A . 解肌清热B . 温肾固本C . 滋阴解表D . 扶阳解表E . 扶正解表

  • 查看答案
  • 《伤寒贯珠集》的作者是()

    [单选题,A2型题,A1/A2型题] 《伤寒贯珠集》的作者是()A . 王叔和B . 成无己C . 柯韵伯D . 钱天来E . 尤在泾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