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1型题] 慢性毒性试验的试验周期是()。A . 6个月B . 9个月C . 12个月D . 1~2年E . 2~3年
[单选题,A1型题] 我们所研究的毒性表现其机制包括()。A . 毒物是如何进入机体的B . 如何与靶分子交互作用C . 机体如何应对这种侵害D . 毒物如何表现其有害作用E .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B型题] CCl4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升高,CCl4所发生的GPT改变为()A . 生物效应B . 反应C .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 . 剂量反应曲线
[单选题,B型题] 终致癌物()A . 活化过程中接近终致癌物的代谢产物B . 不经代谢活化就有致癌活性的物质C . 经代谢活化仍无致癌活性的物质D . 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E . 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单选题,B型题] 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载体参与,逆浓度梯度的生物转运方式是()A . 简单扩散B . 滤过C . 易化扩散D . 膜动转运E . 主动转运
[单选题,A1型题] 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烷烃类的氢若被卤素取代,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B . 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C . 碳原子数是奇数的毒性大,偶数的毒性小D . 一般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化合物毒性小于异构体E . 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则其毒性增加
[单选题,A1型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设计中,哪个剂量组相当于观察到LOCAL()。A . 高剂量组B . 中剂量组C . 低剂量组D . 最低剂量组E . 对照组
[单选题,A1型题] 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征是()。A . 毒物在任何时间的消除速率与毒物该时间在体内的量成正比B . 血浆浓度的对数值对时间作图得一直线C . 毒物的半减期恒定D . 毒物浓度恒比衰减E .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A1型题] 有机碱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 . 口腔B . 胃C . 十二指肠D . 小肠E . 结肠
[单选题,A1型题] 自由基具有下列哪种特性()。A . 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半减期极短,无顺磁性B . 奇数电子,低化学活性,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C . 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D . 奇数电子,低化学活性,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E . 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单选题,B型题] 表示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的是()A . LD0B . LD01C . LD50D . LD100E . NOAEL
[单选题,A1型题] 下列染毒途径中,吸收速度最快的为()。A . 经消化道B . 经呼吸道C . 经肌内注射D . 经腹腔注射E . 经皮肤
[单选题,A1型题] 气溶胶的沉积部位主要取决于()。A . 颗粒的重量B . 颗粒的大小C . 颗粒的水溶性D . 颗粒的脂溶性E . 颗粒的密度
[单选题,A1型题] 评价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 . LD100B . LD01C . LD0D . LD50E . Limac
[单选题,A1型题] 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最大()。A . LD0B . LD01C . LD50D . LD99E . LD100
[单选题,A1型题] Ⅰ相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主要发生部位是()。A . 线粒体B . 内质网C . 细胞膜D . 高尔基复合体E . 微粒体
[单选题,B型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需要大鼠数量是()A . 每组40~60只B . 每组20只C . 每组10只D . 每组4~5只E . 每组8~9只
[单选题,B型题] 转换是()A . 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B . 原来的嘌呤被另一种嘌呤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种嘧啶置换C . 原来的嘌呤被另一种嘧啶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种嘌呤置换D . 发生1对或几对(3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E . 发生3对碱基的减少或增加
[单选题,B型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低剂量组剂量应相当于()A . LD50B . NOAELC . LOAELD . 急性毒性阈剂量E . 推荐剂量
[单选题,B型题] 体外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检测的主要遗传学终点是()A . DNA完整性改变B . DNA重排或交换C . DNA碱基序列改变D . 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 . 染色体分离改变
[单选题,B型题] 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的化学物,IARC将其分为()A . 对人类是致癌物B . 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C . 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D . 不能对人类致癌性分类E . 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单选题,B1型题] 原发性肝癌炎症型()。A . 有或无肝硬化表现,有持续性发热及谷丙转氨酶增高B . 迅速肿大的压痛性肿块,突然出现腹膜刺激征C . 无肝硬化的表现,肝功能试验基本正常D . 颈静脉充盈,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E . 有肝硬化表现,肝功能改变符合肝硬化
[单选题,B型题] 颠换是()A . 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B . 原来的嘌呤被另一种嘌呤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种嘧啶置换C . 原来的嘌呤被另一种嘧啶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种嘌呤置换D . 发生1对或几对(3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E . 发生3对碱基的减少或增加
[单选题,B型题] 化学毒物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机制是()A . 以DNA为靶的诱变B . 不以DNA为靶的诱变C . DNA链受损D . DNA加合物E . DNA损伤
[单选题,B型题] 回复突变试验检测的遗传学终点是()A . DNA完整性改变B . DNA重排或交换C . DNA碱基序列改变D . 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 . 染色体分离改变
[单选题,B型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高剂量组剂量应相当于()A . LD50B . NOAELC . LOAELD . 急性毒性阈剂量E . 推荐剂量
[单选题,B型题] 化学毒物诱发染色体数目改变的机制则是()A . 以DNA为靶的诱变B . 不以DNA为靶的诱变C . DNA链受损D . DNA加合物E . DNA损伤
[单选题,A1型题] 在医院,评价一项措施的优劣应以()为标准.A . 治疗成功率B . 病人痊愈率C . 病人死亡率D . 服务成本效果E . 该医院的经济效益
[单选题,A1型题] 我国于()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A . 1978年B . 1981年C . 1985年D . 1990年E .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