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90元
B . 120元
C . 420元
D . 480元
[单选题]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以货易货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提供价值100000元的工作服,B公司向A公司提供价值150000元的面料,货物差价由A公司付款补足。A、B两公司共应缴纳印花税()元。A . 3B . 60C . 90D . 150
[单选题]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以货易货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提供价值100000元的工作服,B公司向A公司提供价值150000元的面料,货物差价由A公司付款补足
[单选题]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购买1000包食品的合同,由B公司负责安排运输。B公司与承运人C签订了运输合同(运输合同受《海牙规则》调整)。船舶抵达目的港卸货后,A公司发现这1000包食品中,有500包食品受潮变坏,其余500包符合合同要求。经查在承运人的货轮航行过程中,某船员在雨天为查看货物状况进入货舱,但是却忘记将舱口的毡布重新盖上,结果雨水进入舱内,300包食品受损。另外200包的受潮原因是,航行中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船甲板积满水,船员为排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冲破,水顺着破
[单选题]A.市甲公司与B市乙公司在B市签订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约定合同履行地在A市.同时双方还商定因履行该合同所发生的纠纷,提交C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因乙公司无法履行该合同,经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的债权债务转让给D市的丙公司,但丙公司明确声明不接受仲裁条款。关于本案仲裁条款的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因丙公司已明确声明不接受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所以仲裁条款对其无效B.因丙公司受让合同中的债权债务,所以仲裁条款对其有效C.丙公司声明只有取得甲公司同意,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才无效D.丙公司声明只有取得乙公司同
[试题]A.公司和B公司签订一项购销合同,A公司向B公司开出一张银行汇票。B公司将汇票背书后向C公司转让,C公司又背书后向D公司转让。请根据现行法规,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B公司未履行供货义务,A公司有无权利要求银行停止支付该汇票?(2)如果银行拒绝支付,D公司作为持票人能否直接向A公司要求赔偿?B公司和C公司对票据债务应否负责?
[试题]2007年10月15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该合同约定:由B公司为A公司制作铝合金门窗1万件,原材料由A公司提供,加工承揽报酬总额为150万元,违约金为报酬总额的10%;A公司应在2007年11月5日前向B公司交付60%的原材料,B公司应在2008年3月1日前完成6000件门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货;A公司应在2008年3月5日前交付其余40%的原材料,B公司应在2008年5月20日前完成其余门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货;A公司应在收到B公司交付门窗后3日内付清相应款项。为确保A公司履行付款义
[试题]2009年10月15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该合同约定:由B公司为A公司制作铝合金门窗1万件,原材料由A公司提供,加工承揽报酬总额为150万元,迟延履行违约金为报酬总额的10%;A公司应在2009年11月5日前向B公司交付60%的原材料,B公司应在2010年3月1日前完成6000件门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货;A公司应在2010年3月5日前交付其余40%的原材料,B公司应在2010年5月20日前完成其余门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货。A公司应在收到B公司交付门窗后3日内付清相应款项。为确保A公司履
[单选题]2011年12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项供销合同,由于A公司未按约定发货,使B公司发生了重大经济损失。B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至2011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A公司认为责任的确在本方,于是在2011年12月31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反映了40万元的赔偿款。2012年2月27日,经法院判决,A公司需向B公司偿付赔款35万元。A公司不再上诉,并已支付款项。已知A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4月15日,则该事项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应()。A
[案例分析题] 案例1:中国A公司与意大利B公司签订了一份由A向B出售100桶盐渍蘑菇的合同,分两批交货,总价金10万美元,价格条件为CIF热那亚。合同规定:索赔期为到货后一个星期,合同成立后买方应在一个月内交付1万美元定金,卖方发货后,定金作为货款;卖方不交货应双倍返还定金。第一批货物50桶,卖方按期装运了货物,但是,货物延期一个星期到港,买方收到卖方寄来的清洁提单提货,经买方自己检验发现,50桶货物有5桶缺重共80公斤(每桶应为50公斤)。第二批货物到港后,经详细开箱检验发现因盐度不够每桶蘑菇都有腐烂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钢材购买合同后,又与丙公司签订了钢材销售合同。一个月后,钢材涨价,乙方拒绝履行与甲公司的合同,造成甲公司无法履行与丙公司的合同。在这种情形下,向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主体是()A . 乙公司B . 甲公司C . 甲公司和乙公司D . 行业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