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二、阅读理解(37)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生命生命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了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怎样的一种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水泥地上,不屈地向上茁长,昂然挺立。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规律的跳动,给我极深的撼动。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或是任它荒废虚度,庸碌一生;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从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8.一般来说,一篇散文都有文眼或表达主题的关键句子,请你找出本文,中这样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答:

  9.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它的表达作用。(2)

  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答:

  10.说出你对.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句话的理解。(3)

  答:

  

  11、下面是对运用小飞蛾、小瓜苗这两则材料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3)( )

  A、开篇写小飞蛾对的骚扰并被捉住,作为文章的引子和发端。

  B.接着写小飞蛾一股跃动的生命力量以及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生命是什么的思考。

  C、文章在第二段没有对生命是什么呢的问题作正面回答,而是描写小瓜苗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与描写小飞蛾一样,为过渡到写人的强健的生命进而表现文章主旨作铺垫和比衬。

  D.作者提出生命是什么呢的问题后,没有立即作答,却写小瓜苗在恶劣的环境里不屈地向上茁长,使文脉间断而显得有些突兀。

参考答案与解析:

相关试题

二、阅读(30分) 〈一〉阅读文段C,完成33—37题。(15分) 文段C ①有

[主观题]二、阅读(30分)〈一〉阅读文段C,完成33—37题。(15分)文段C①有一类人,像古井。②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淘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竟是那么甜,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③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④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拥有的抖出来让别人看。肚里有一分的,说自己有两分,有两分的呢,说自

  • 查看答案
  •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文段A,完成15—20题。(20分) 文段

    [主观题]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文段A,完成15—20题。(20分)文段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

  • 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一)山雨赵丽宏 ①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

    [试题]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一)山雨赵丽宏①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采了……②先是听见客观存在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③沙啦啦,沙啦啦…… 、④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并且逐渐清晰地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⑤雨声里,想起了李商隐的诗:“ 潇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仿佛就是写着我此时的感觉。雨,使这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

  • 查看答案
  • (二)议论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伟大的力量 ⑴伟大究

    [试题](二)议论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伟大的力量⑴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⑵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⑶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

  • 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文段(一)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

    [主观题]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文段(一)父亲的眼神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⑧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

  • 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河流有河流的源头,生命有生命的源头、情感有情感的源头

    [主观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河流有河流的源头,生命有生命的源头、情感有情感的源头,历史有历史的源头,现状有现状的源头,成就有成就的源头。奋斗有奋斗的源头……社会生活中,各种以良莠不齐的事物之间相互错杂,只有关注源头、把握源头,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事物,实现人生的目标。请以“源”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体裁不限;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分)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应该是一尾鱼,而不应像

    [试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分)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应该是一尾鱼,而不应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那样的生活虽然自在,却也潜伏着随( )时被汹涌的溪水甩向岸边jiāo( )石的危险。困难永远不是前进路上的累zhuì( )。真正倔强的生命,应该像逆流而上的鱼群一样,昂起头,一路逆水而上。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篇吗?那摇曳多姿的水草和岸边即将绽放的花蕾( )不也正在为它们鼓掌吗?在逆境里拥有一颗顺境里的心,在逆境里怀抱着一个顺境里的憧憬,便没有人能阻挡你。(1)给加点的字

  • 查看答案
  •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0 题。 (18 分)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

    [主观题]( 二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0 题。 (18 分)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赵 宁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当小伙伴们

  • 查看答案
  •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2—25题。(共9分)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①成长本是一

    [主观题](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2—25题。(共9分)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或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

  • 查看答案
  • (三)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大唐柳色 ⑴渭

    [试题](三)文学作品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大唐柳色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渭城朝

  • 查看答案
  •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一)生命生命 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