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基础知识题库

对混凝土枕线路,当450<R≤600时(钢轨为12.5m/根)应安装轨距杆()根

[单选题]对混凝土枕线路,当450<R≤600时(钢轨为12.5m/根)应安装轨距杆()根。A . 2-4B . 3-5C . 4-6D . 5-7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42岁,已婚,工人,因“视力下降1周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1h”急诊入院

    [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42岁,已婚,工人,因“视力下降1周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1h”急诊入院。无生育史。5年前鞍区MRI扫描示鞍内39mm×15mm×11mm占位。既往不规律间断服溴隐亭治疗约6个月。已超过2年未到医院复查与治疗。患者目前的诊断可能为()。A .垂体瘤卒中B . 颅内压增高C . 急性胆囊炎D . 腺垂体功能减退伴垂体危象E . 急性胰腺炎F . 脑膜炎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52岁,因“多食、消瘦3年”来诊。患者近3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易饥、多食伴体

    [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2岁,因“多食、消瘦3年”来诊。患者近3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易饥、多食伴体重下降。近3个月来体重下降15kg,并伴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腹泻多不伴腹痛,粪溏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患者目前应考虑的疾病有()。A .慢性胃炎B . 糖尿病C . 甲状腺功能亢进D . 肝硬化E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F . 肿瘤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75岁,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来诊。糖尿病肾病病史3年。查体:T3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5岁,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来诊。糖尿病肾病病史3年。查体:T36.5℃,P160次/min,R24次/min,BP90/50mmHg;双肺底较多湿性啰音;HR160次/min,律不齐;双下肢水肿。目前应主要考虑的诊断有()。A .支气管哮喘B . 糖尿病肾病并急性左心衰竭C . 肺部感染D . 心脏压塞E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F . 心源性休克

  • 查看答案
  • 患者男,72岁,因“恶心、呕吐2d,意识不清3h”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4年,不

    [不定项选择,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72岁,因“恶心、呕吐2d,意识不清3h”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4年,不规则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奇特等治疗,余无特殊。查体:T36.5℃,P110次/min,BP80/50mmHg;浅昏迷,深大呼吸;皮肤、黏膜干燥,四肢湿冷;双肺无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为明确诊断必须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 .血糖B . 血气分析C . 电解质D . 血常规E . 血乳酸F . 心肌酶谱、心电图G . 尿常规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30岁,因“妊娠5个月,体检发现血糖升高1周”来诊。否认糖尿病家族史,既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0岁,因“妊娠5个月,体检发现血糖升高1周”来诊。否认糖尿病家族史,既往疾病史无特殊。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可;手测宫底高度脐下1横指,胎心125次/min。空腹血糖5.4mmol/L。为明确其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最准确的检测是()。A .50gOGTT检测B . 检查餐后2h静脉血糖C . 检查糖化血红蛋白D . 馒头餐试验E . 75gOGTT检测F . 再次检测空腹静脉血糖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38岁,因“精神失常”入住精神病医院。后因患者血压90/60mmHg,故

    [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8岁,因“精神失常”入住精神病医院。后因患者血压90/60mmHg,故予输注0.9%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h后患者呼之不应,呼吸深大,手足逆厥,加快上述输液速度。10h后,呼吸浅慢,转入专科医院。查体:R4~6次/min,P140次/min,血压测不出;深度昏迷;双眼深凹,口腔内见有咖啡色液体,皮肤弹性极差,手足逆厥;心音弱;腹胀气,肠鸣音少且弱,叩诊膀胱区为鼓音。为明确诊断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 .测定血糖B . 肾功能和电解质C . 动脉血气分析

  • 查看答案
  • 患者女,68岁,因“眼睑和双下肢水肿15d,夜间随地排尿、粪”来诊。患者有糖尿病

    [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8岁,因“眼睑和双下肢水肿15d,夜间随地排尿、粪”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年。近1年降血糖药物方案:白天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奇特,睡前皮下注射人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同时服用降血压药物。血糖控制在FPG4.4~6.4mmol/L,GHbA1c5.0%~6.5%。近15d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水肿,夜间随地排尿、粪。查体:T36.5℃,P70次/min,BP130/60mmHg;意识清楚,贫血貌,呼吸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眼睑和双下肢水肿。关于该患者的治疗,叙述正确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