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剂学基本知识题库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可用囊材为()

[单选题,B1型题]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可用囊材为()A . 明胶B . 丙烯酸树脂Ⅱ型C . β环糊精D . 聚维酮E . 明胶-阿拉伯胶

  • 查看答案
  •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的为()

    [单选题,B2型题]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的为()A . 被动扩散B . 主动转运C . 促进扩散D . 胞饮E . 吞噬

  • 查看答案
  • 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称为()

    [单选题,B1型题] 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称为()A . 吸收B . 分布C . 代谢D . 排泄E . 生物利用度

  • 查看答案
  • 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三者的比例是()

    [单选题,A1型题] 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三者的比例是()A . 1:1:1B . 3:2:1C . 4:2:1D . 2:2:1E . 1:2:1

  • 查看答案
  • 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单选题,A2型题] 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A . 1~2个半衰期B . 3~5个半衰期C . 5~7个半衰期D . 7~9个半衰期E . 10个半衰期

  • 查看答案
  • 微囊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单选题,A1型题] 微囊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 . 凝聚法B . 液中干燥法C . 薄膜分散法D . 溶剂非溶剂法E . 界面缩聚法

  • 查看答案
  • 三级结构属于()

    [单选题,B2型题] 三级结构属于()A .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 . 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 多肽链的折叠方式D . 螺旋或折叠的肽链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E . 两个以上的亚基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

  • 查看答案
  • 以下关于粉末直接压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X型题] 以下关于粉末直接压片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简单、方便B . 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C . 要求粉末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好D . 不经制粒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E . 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

  • 查看答案
  • 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做囊材的方法是()

    [单选题,B1型题] 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做囊材的方法是()A . 单凝聚法B . 复凝聚法C . 溶剂-非溶剂法D . 改变温度法E . 液中干燥法

  • 查看答案
  • 关于生物药剂学含义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2型题] 关于生物药剂学含义叙述错误的是()A . 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B . 阐明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C . 研究生物有效性D . 研究药物稳定性E .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查看答案
  • 下列可用于不溶性骨架片材料的是()

    [单选题,A2型题] 下列可用于不溶性骨架片材料的是()A . 单棕榈酸甘油脂B . 卡波姆C . 脂肪类D . 甲基纤维素E . 乙基纤维素

  • 查看答案
  • 经皮吸收制剂中胶黏层常用的是()

    [单选题,A2型题] 经皮吸收制剂中胶黏层常用的是()A . 聚乙烯醇B . 聚酯C . 压敏胶D . 乙基纤维素E . 卡波姆

  • 查看答案
  • 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中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题,A1型题] 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中的主要作用是()A . 黏合剂B . 填充剂C . 载体D . 促使其溶化E . 增塑剂

  • 查看答案
  • 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小时,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

    [单选题,A2型题] 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小时,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A . 12.5hB . 25.9hC . 30.5hD . 50.2hE . 40.3h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种属于膜控型缓控释制剂()

    [单选题,A2型题] 下列哪种属于膜控型缓控释制剂()A . 渗透泵型片B . 胃内滞留片C . 生物黏附片D . 溶蚀性骨架片E . 微孔膜包衣片

  • 查看答案
  • 表示溶出63.2%的时间的简写是()

    [单选题,B1型题] 表示溶出63.2%的时间的简写是()A . B . VdC . tD . CmaxE . tx

  •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靶向制剂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

    [单选题,A2型题] 下列关于靶向制剂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A . 靶向制剂又叫自然靶向制剂B . 靶向制剂是指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至肝、脾等器官的剂型C . 靶向制剂是将微粒表面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向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D . 靶向制剂是通过载体使药物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E . 靶向制剂是利用某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制剂

  • 查看答案
  •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称为()

    [单选题,B2型题]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称为()A . 肠肝循环B . 生物利用度C . 生物半衰期D . 表观分布容积E . 双室模型

  • 查看答案
  • 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单选题,A2型题] 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A . 1.5h-1B . 1.0h-1C . 0.46h-1D . 0.23h-1E . 0.15h-1

  • 查看答案
  • 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单选题,A2型题] 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A . 助悬剂B . 增塑剂C . 成膜剂D . 乳化剂E . 致孔剂

  • 查看答案
  • 常用活性炭、硅藻土处理,以除去热原的方法()

    [单选题,B1型题] 常用活性炭、硅藻土处理,以除去热原的方法()A . 酸碱法B . 反渗透法C . 吸附法D . 离子交换法E . 超滤法

  • 查看答案
  • 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单选题,B1型题] 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A . 分散片B . 多层片C . 舌下片D . 控释片E . 口含片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单选题,A2型题] 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A .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B .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 .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 . 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E .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 查看答案
  • 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

    [单选题,A2型题] 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A . α、β、A、BB . K10、K12、K21C . Ka、K、α、βD . t1/2、CL、A、BE . CL、V、α、β

  • 查看答案
  • 以下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1型题] 以下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 输液是指由动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B . 输液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C . 氯化钠注射液是属于电解质输液D . 葡萄糖注射液是属于营养输液E . 输液的渗透压应调为等渗或偏高渗

  • 查看答案
  • 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适宜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

    [单选题,A2型题] 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适宜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A . 1~4B . 1~5C . 1~6D . 2~5E . 2~6

  • 查看答案
  • 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为()

    [单选题,A3型题] 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为()A . 氢键B . 肽键C . 疏水键D . 离子键E . 配位键

  • 查看答案
  • 可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是()

    [单选题,B1型题] 可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是()A . 薄膜分散法B . 研磨法C . 熔融法D . 溶剂-非溶剂法E . 界面缩聚法

  • 查看答案
  • 药物被吸收后,向体内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

    [单选题,B1型题] 药物被吸收后,向体内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A . 生物半衰期B . AUCC . 表面分布容积D . 生物利用度E . 药物的分布

  • 查看答案
  • 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的是()

    [单选题,B2型题] 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的是()A . 清除率B . 表观分布容积C . 双室模型D . 单室模型E . 多室模型

  • 查看答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