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绿色食品种植业产品生产应做到()。A . 种植基地土壤、大气和灌溉水应达到绿色食品相关标准要求B . 种植过程中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应符合绿色食品相关准则的要求,投入品对环境和种植产品不产生污染C . 产品质量应达到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安全、优质D . 产品包装、贮运应达到绿色食品包装和贮运准则要求
[单选题]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是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我国第一例()。A .产品商标B .服务商标C .证明商标D . D.集体商标
[单选题]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过程中,企业对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项目进行委托检验时,检验机构根据委托协议接受企业食品检验委托后,()再行转委托。A .可以B .不得C .可以但必须有分包合同D .可以但需经企业同意
[单选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内多长时间内向申请人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A .5个工作日B .10个工作日C .15个工作日D .20个工作日
[填空题]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的物质。
[单选题]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的()。A .法律责任B .民事责任C .刑事责任D .行政责任
[单选题]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质量特征指标的水平定位是()。A . 达到本地区同类食品品质要求B . 达到国内同类食品优级或一级品质要求C . 达到本行业同类食品基本品质要求D . 达到本企业标准的优级品要求
[问答题] 绿色食品具有哪些优势?发展绿色食品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单选题]预包装食品标签可同时使用外文,但所用外文字号不得()相应的汉字字号。A . 等于B . 小于C . 大于
[单选题]()冷却肉在屠宰后的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将肉体中心温度保持在控制微生物生长,促进肉品的成熟。A . 0℃~-4℃B . 4℃~14℃C . 10℃~14℃D . 0℃~4℃
[单选题]被核查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须委派()名观察员参加现场核查。观察员一般由从事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A .1B .2C .3
[单选题]食品添加剂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食品添加剂在产品中()在标签上标示功能类别名称。A . 实际情况B . 实际功能C . 实际作用
[多选题] 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主要体现在:()。A . 标准科学、认证有效、监管严格B .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C . 企业使用标志规范D . 市场秩序良好
[单选题]关键限值是指()。A . 与一个CCP相联系的每个预防措施所必须满足的标准B . 在超过CL之前使CCP得到控制之值C . 经危害分析所确定的控制值D . 控制危害措施的一种表现形式
[单选题]验证可以证实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A . 真实性B . 可信性C . 操作性D . 适用性
[多选题] 绿色食品畜禽产品生产的()环节,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A . 饲料原料种植B . 饲料组成、加工C . 养殖过程D . 屠宰加工及包装、贮运
[单选题]餐饮服务提供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A .2小时B .6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
[单选题]企业应当每年检验“*”号项目()以上(《审查细则》中另有规定除外)。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填空题] ()是影响土壤其他质量指标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如果企业各方面的条件均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可在接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后的()工作日内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A .80个B .60个C .120个D .150个
[单选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验证的目的是()A . 评审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B . 对终端产品样品的测试C . 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D . 控制措施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
[单选题]加工经营场所指与加工经营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场所,包括()。A . 食品处理区B . 非食品处理区C . 就餐场所D . A+B+C
[单选题]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将叫做()。A . 配料B . 配料表C . 食品标签
[问答题] 绿色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
[单选题]腌制蔬菜于腌制后()天后食用,()含量明显下降,食用安全性增高。A . 10,组胺B . 10,亚硝酸盐C . 20,组胺D . 20,亚硝酸盐
[填空题] 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名词解释]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填空题] 开发绿色食品遵循了()原则,促成了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