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抵押权设定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A .抵押权是抵押物的标的物B .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C .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物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抵押合同的内容为准D .抵押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
[单选题,案例分析题] 2009年11月1日,甲向乙借款10万元,并用自己的一辆汽车抵押,但没有办理抵押登记。2009年11月3日、5日,甲分别向丙、丁借款10万元,同样以该汽车抵押,并分别于11月7日、8日办理了抵押登记。2009年11月15日,甲向戊借款10万元,也用该汽车抵押,但没有办理登记。戊要求甲再提供其他担保,甲的好友己交给戊一份文书,表明自己愿意为甲和戊的借款合同作保证人,戊收下后未做任何表示。2009年12月1日,甲的各项借款均已到期,但甲均未偿还,乙、丙、丁、戊均对该汽车主张抵押权。另查
[单选题]红光、金辉、绿叶和彩虹公司分别出资50万元、2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建造一栋楼房,约定建成后按投资比例使用,但对楼房管理和所有权归属未作约定。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 . 该楼发生的管理费用应按投资比例承担B . 该楼所有权为按份共有C . 红光公司投资占50%,有权决定该楼的重大修缮事宜D . 彩虹公司对其享有的份额有权转让
[单选题]甲将自有的房屋出售给乙,双方在2013年12月1日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2013年12月10日,乙将首付款交付给甲,2013年12月15日,甲将房屋腾空后交付给乙,2013年12月20日甲与乙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针对以上案例并结合《物权法》的规定,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和乙的买卖合同在2013年12月20日生效B . 该房屋的所有权自2013年12月15日甲交付给乙时转移C . 如果甲和乙未办理物权变更登记的,那么甲和乙之间签订的合同无效D . 买卖合同在2013年12月1日生效,房屋
[单选题]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需要依法进行登记,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选项中属于可以不登记即生效的情形是()。A . 张某因继承取得了其父亲的房产B . A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商品房C . 丙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建设土地使用权D . 甲从乙处购置一幢房屋
[单选题]关于集体所有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B . 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C . 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D . 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一律需要国家先将土地征归国有然后再出让
[单选题]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同于市价,便隐瞒实情表示同意并将相机交付与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又向乙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乙见此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乙遂将之买下。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此时,相机应当归()所有。A . 甲B . 乙C . 丙D . 丁
[单选题]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允许转让的房地产是()。A . 以转让方式取得的房地产B . 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 . 未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的房地产D . 部分共有人口头同意的共有房地产
[单选题]甲将房屋一间作抵押向乙借款100万元。抵押期间,知情人丙向甲表示愿以120万元购买甲的房屋,甲也想将抵押的房屋出卖。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 甲有权将该房屋出卖,但须事先告知抵押权人乙B . 甲可以将该房屋出卖,不必征得抵押权人乙的同意C . 甲可以将该房屋卖给丙,但应征得抵押权人乙的同意D . 甲无权将该房屋出卖,因为房屋上已设置了抵押权
[单选题]根据规定,当事人以下列财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的是()A .正在建造的学校教学楼B .正在建造的商品房C .正在建造的列车D .汽车
[单选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可以用于抵押的财产是()A .土地所有权B .企业所有的机器C .学校的教育设施D .依法被扣押查封的财产
[单选题]2011年2月15日,A公司与B银行就借款事宜口头达成协议,3月23日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并以厂房设定抵押,于4月8日签订了抵押合同,5月11日抵押合同依法办理了登记。该抵押权的设立时间为()A .2月15日B .3月23日C .4月8日D .5月11日
[单选题]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续期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自动续期B .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归国有,不得续期C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续期D .经不动产登记机构批准,可以续期
[单选题]下列关于抵押权与出租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即使抵押权设定在先,出租在后,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同样具有约束力B .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时,如果抵押人未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人对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C .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时,如果抵押人已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权实现造成承租人的损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担D .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单选题]甲将一台电脑无偿借给乙使用,期限为3个月。在借用期内,甲和丙订立了买卖该电脑的合同,但未对电脑的交付问题进行约定。下列有关该电脑交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丙有权请求甲立即交付电脑B .丙有权随时请求甲交付电脑,但应当给甲必要的准备时间C .丙有权请求乙立即交付电脑D .丙有权随时请求乙交付电脑,但应当给乙必要的准备时间
[单选题]物权是基于物而产生的权利,下列属于民法上物的是()A .冬天里的第一场雪B .镶在嘴里的金牙C .注册的商标D .佩戴的领带
[单选题]根据规定,如果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法律要求异议登记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一定时间内起诉,不起诉的,异议登记失效。该一定时间是()A .5日B .10日C .15日D .20日
[单选题]物可分为原物和孳息物,下列选项中属于孳息物的是()A .鹿头上的鹿茸B .奶牛体内的牛奶C .苹果树上结下的苹果D .电灯发出的灯光
[单选题]根据物的分类标准,下列物中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A .台灯与桌子B .沙发与柜子C .杯子与杯盖D .房屋与窗户
[多选题]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财产可以质押的是()。A . 汇票B . 债券C . 仓单D . 企业厂房E . 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多选题] 下列关于担保物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担保物权是主权利B . 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C . 担保物权具有法定性和从属性D . 担保物权具有价值权性E . 担保物权具有不可分割性
[多选题] 下列有关物权的说法正确的有()。A . 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B . 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C . 物权是相对权D . 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E . 物权的标的是物而不是行为
[单选题]关于不动产的登记,说法错误的是()。A .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产生法律效力B .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C . 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D . 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一律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多选题] 关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说法正确的是()。A . 用益物权是以标的物的使用和受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他物权B . 担保物权是为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他物权C . 担保物权的主要标的物是不动产D . 用益物权的主要标的物是不动产E . 用益物权往往有明确的存续期间
[多选题] 根据物权的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范围不同,物权可分为()。A . 自物权B . 主物权C . 他物权D . 从物权E . 法定物权
[多选题]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A . 以合理的价格转让B . 以不合理的价格转让C .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D .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恶意的E .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单选题]关于质权的法律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权、从属性和不可分性B . 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C .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设定不转移占有的质权D . 质权的设定必须转移占有,以某些特定财产作质物时,还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多选题] 关于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 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B . 使用权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C . 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D . 所有权是最完整、全面的一种物权形式E . 物权属于所有权的一种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动产质权的提法中,正确的是()。A .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B . 设立质权,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质权合同C . 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D . 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E .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多选题] 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有()。A . 添附取得B . 买卖所得C . 继承所得D . 发现埋藏物E . 拾得遗失物